职场人真正懂了这个成本名词的含义,就会快速成长了!


这篇文章,之所以放在今天的原创栏目,是源于周末在机场候机时刷朋友圈的结果。看到两个业内同行在周末上课,之所以看到,是因为她们晒了朋友圈。
于是想到今天的主题,而主题提及的成本名词,叫“时间成本”。
按照百度的解释:
时间成本是指在某项事情上的投入所造成的成本,即时间资源因为用于这个而不能用于其他目的的最大可能损失。
如果场景化进行上述朋友圈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就是你干了这个事情,而不能再干其他事情的可能损失。
如果从成本拆解的角度,我提出几个思考的视角:
1、你的职场规划目标有了吗?是否想明白了,而且清晰可见?
2、基于目标下的能力空白点拆解工作是否完成,也就是知道这个目标是需要实现的,但自己还需要补充哪些能力?
3、补充能力具体内容的实施计划,有没有,能不能落地?
4、时间管理和持续可实施的保障!
上面写了老吴的几个观点,也是我这些年的总结。所以,看完很多职场人的规划之路,想起了那首歌:“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正确的时间段,没去做正确的事情,或者没有正确的去做。
前者,比如更多人喜欢闲聊,上瘾而且分泌多巴胺,越聊越开心,说正事不爱参与,聊闲篇吹水却头头是道。而后者,就是去做了,但没有选择正确的去做,比如选择错了学习的内容。
当然,这个后者,是需要每个人的辨别能力的,也就是哪些内容是自己需要的?当看到某个主题分享时,到底这个内容能否给自己带来价值?以及如何辨别分享者说出来的一定就是自己需要的营养?
然后在得到正向反馈后,再说自己的转化能力。
如果连贯来说,人的快速成长三部曲,无外乎:
第一部曲:做正确的事情;
第二部曲:正确地做事;
第三部曲:通过做事后的思考和总结,让自己成长。
平淡的文字,描述完了,也说明白了我的看法。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
我们下篇见!


财税▪2022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