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忍


继续同步一下我的首阳进展,今天是第 4 天。
从昨天开始已经不发烧了,但咳嗽依旧,尤其晚上咳得厉害。今天味觉不灵了,嗅觉也有退化,吃东西没味道。
目前主要吃两种药,一个是蒲地蓝消炎片,因为嗓子有黄痰,另一个是蜜炼川贝枇杷膏,主要管咳嗽。
早上测了抗原,弱阳,比昨天浅了一点,估计这两天就会转阴。
昨天没有更新,于是有读者后台留言催更,这句「不习惯」顿时让我感觉到瞬间杀死了 1 万个新冠病毒。
我之前也说过,其实我写文章就是和读者的一种聊天,而对于那些忠实老读者来说,我们更像一种陪伴。
他们不会给我点菜,让我写这写那,他们也不会嫌弃我发广告,会觉得恰饭意味着长久。
在我最新一个月 32% 的常读用户中,我们始终保持着这种默契。
今天想聊一个话题,也是我昨天看到的一个关于优秀产品经理的特质,这个特质叫 「不能忍」 。
这里说的不能忍,就是当你发现一些问题时无法忍受,想去改变,于是转化为行动。
一旦行动,就会带来两种可能的结果,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
如果成功,那这种不能忍就会变成可接受,转而会形成一款新的产品或服务。
如果失败,那不能忍的人会继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直到成功。
能忍,在某些时候是一种品质,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可放在做产品这个领域,不能忍反而也是一种品质。
不能忍,是内在动机的一种外化,一旦突破临界值,就会立马转变为行动。
你们可以去搜罗一下,其实有很多如今成功的产品,它们的创始人当初都是因为不能忍受原有产品的不足而选择了自己干,于是成就了另一款伟大的产品。
这种特质不仅在互联网产品领域,在其他各行各业也是一样的。
法拉利和兰博基尼这两个超跑品牌想必你们都知道,可你们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么?
准确说,兰博基尼超跑是因为法拉利才诞生的。而这种诞生,也是因为不能忍。
当时的兰博基尼是造拖拉机的,创始人叫兰博基尼,他买了一辆法拉利 250GT 跑车,但后来发现这车的离合器质量不行。
于是,他写了封信给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本以为对方会采纳他的建议,没想到法拉利却认为一个造拖拉机的农名没资格来指点超跑。
不能忍的兰博基尼一气之下决定自己造超跑,目标就是超过法拉利,于是有了今天这两个世界顶级超跑品牌。
再说一个关于汽车的故事。
帕加尼,也是一个世界顶级超跑品牌,它的创始人之前在兰博基尼工作,负责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这种新材料,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碳纤维。
他当时鼓励公司采购更好的碳纤维生产设备,可公司觉得成本太高且目前应用不成熟,于是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后来,他就从兰博基尼离开创立了帕加尼品牌,主打的就是碳纤维材质的超跑。
如今,帕加尼不仅成了全球知名的超跑,同时也是世界顶级碳纤维生产厂商。
你们看,不能忍的特质竟然能释放出这么大的能量和动机。
我想了下,我其实也是个不能忍的人。
2015 年的时候是我从技术转型做产品的第一年,那一年的高密度和高质量实践让我收获了很多,也获得了不少关于技术和产品之间区别的认知。
与此同时,我身边同样有一些做技术的朋友开始转型做产品,而当时我的读者中也有一些程序员开始对产品经理感兴趣。
我发现,大家对产品经理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认知,而思维上的限制往往是最明显的。
那时候,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技术转产品的帖子和文章,发现几乎没有说得特别清楚的。
想了下,我要不要写一篇?
可是,写一篇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呢?没想清楚,就作罢了。
但之后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个事,总觉得有点忍不住想写。
于是,我花了大半天时间写了一篇 8000 字的文章,完整讲述了我从技术转产品的过程以及思维的变化。
这篇文章到今年已经是第 8 年了,全网累计阅读量已经超过了 50 万,至今依旧有从技术转产品的人在读,而且没有过时。
2017 年的时候,做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但我发现大家其实缺乏一个集中学习和交流的地方。
我组件了一些群,但发现微信群的消息特别碎片化,而且无法形成结构化的留存。
当时觉得这种局面让我挺不爽的, 于是,我创建了唐韧的产品星球。
到今年,我们星球已经连续运行 6 年了,沉淀了大量关于产品经理学习和成长的内容。
仔细一想,不能忍真的是一种很好的特质。
只要你比别人不能忍多一点,那就多一点机会。


产品▪2022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