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投资人对话|与融资相关的一些思考!


基本背景
最近一周和五六个投资人聊了下关于融资的事,不乏有几个顶级的投资机构、比如险峰K2VC、梅花创投等,收获颇丰,这里简答记录下。
在聊具体的内容之前,先来说下起因。
1、为什么要融资?
其实从20年正式辞职之后创业,不管是短视频业务还是职前教育业务,基本上现金流比较健康,从来没想过想让资本介入。
到了今年,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决策(其实融到资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考虑有三:
-
通过资本的注入,迅速把业务做的更大;
-
通过业务规模,进一步提高较大的商业营收;
-
通过对团队的管理,提高自己对商业的认知;
2、融资结果
这一周密度非常强,几乎每天都在和投资人聊,目前聊了5家机构,其中1家挂掉,2家2轮通过,一家等待委员会决策、一家刚聊完一轮。
到现在为止,还没拿到最后的意向书。
前几天和朋友聊到这事,人家大吃一惊,说在今年的节骨眼上你还能聊到2/3轮,还能在委员会评估中?有点出乎意外,因为今年整个投资市场都非常低迷。
-
其一是,现在已知的项目趋近饱和,即便加入,后续的增量不大;
-
其二是,现在比较热的概念,比如web3、区块链、MR等,还没看到真正的机会,大家都在等,比较保险;
3、融资前述
在有了融资想法之后,和2位老哥聊了下,一位是360XX部产品总监,另一个是前阿里产品专家(可能在我认识人中认知比较高的,先创业失败,后30左右阿里专家,好像P8)。
有意思的是,360的老哥比较支持融资希望做大,核心原因是要跳出现有的状况,在市场环境不太好的时候,进一步储备资金;
另一个阿里的老哥,一听完项目之后,问了我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假设现在给你1000万,你用来干什么,你现有的模式已经形成闭环,好像没啥别的需要啊?”
当时听完之后,确实被问住了,拿了这笔钱到底要干啥?
这也是要分享给别的创业者的,多想想拿到钱之后,自己到底要干嘛,如何将这笔钱用好,是每一个创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我而言,可能目前真的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可能也是因为当前做的业务没有想到真正的突破点,这也是需要一直思考的。
说到这里,另外再说下这个阿里老哥,辞职之后,all in 短视频,目前在素质教育某个细分垂类做到了第一,4个月左右,大概52W+粉丝。
可能对几十万粉丝不太有概念,那就这样说吧,按照我做短视频的逻辑,目前这个垂类,根据用户需求和付费意愿,可能一年大几百万应该很正常。
跟他在聊的时候,问到放弃大厂平台,百万年薪,去做一个陌生的短视频领域,值得吗?
“钱不钱的倒无所谓,就是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以及实现精神层面的追求。”
为什么提到这件事,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就是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核心能力一定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点永远不会改变。
不管现在做的是什么岗位,技术?产品?运营?...只要真正的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才是真正的能力,而不是非要用什么方式。
当时跟他聊到突然从资深PM到这样一个领域,可能之前都没了解过短视频、更不懂素质教育,怎么短短几个月就做到了第一?
这就是做产品最大的优势,如何更好的思考问题,明白底层逻辑之后,一切都会顺其自然。
4、融资过程
1、如何更好的进行融资?
找对圈子,有人脉资源是核心,其他的都是辅助。
刚开始的时候,也通过几个平台发布,毕竟是第一次,确实不懂投资圈子,侥幸被几个投资人看到,才有了聊的机会,要不然可能石沉大海。
后面投资人告诉我,他们所投资的项目基本上都是熟人/机构介绍过来的,很少在其他渠道,有一个固定的圈子,相互帮忙。
所以,想要融资的小伙伴,积极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可能会跑的比较快。
2、融资的时候要避坑
项目融资确实有很多坑,特别是像你不懂资本的情况下,很容易踩坑,现在打着投资机构的名义来忽悠创业者的很多,还是要多注意些。
正规投资项目是没有任何费用的,但凡是说投资你,然后要你交什么费用的都是忽悠不靠谱的。当然,如果是让人家给你做融资服务等方面,按照商业的原则,收费很正常。
所以,各位在创业的小伙伴,在融资这块一定要注意。
如果你有好的项目,投资人一定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和你套近乎,而不是忽悠你交各种费用。
3、投资人的投资逻辑
每个投资人/机构,都有自己特定的投资理念,比如对方向的判断、对未来空间的关注,对当下商业模式的考察、对创始人的认可度等。
所以,坚持自己对的事,是每个创业者的初心,而不是某投资人说项目不行,就怀疑自己,大可不必。
每个投资人对项目的理解和看法不同,每家机构的投资逻辑也不同。
3、投资人喜欢的项目
关于什么是成功的项目,可能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维度诠释的结果不一样,通过这次和投资人他们聊(当然样本量不够大),简单总结下,供参考:
-
项目要足够性感,未来要足够有想象空间
比如现在老龄化非常严重,未来可能在这块有万亿的市场,而你的产品本身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可能未来无限可能。
-
项目要规模化,不需要太多的运营成本
比如常见的社交产品,通过app/小程序等载体,解决几十亿人的社交问题,简单、直接、不需要太多别的成本。
-
项目尽可能是高科技,要有技术优势
比如无人驾驶,如果你的团队成员都是在这块领域最牛逼的人才,有非常好的技术储备,那就可能直接投,都不需要聊。
当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牛逼的技术,如果不做高科技产品的话,可能技术优势看的不重。
-
创始人和团队成员具备高背景高认知
特别是对于创始人而言,对一个项目思考的深度可能就是未来是否走得远的边界所在,一定要具备高认知,以及团队背景都应该不错。
比如雷军刚创业,有可能还没想清楚要做什么,就有一大笔钱入账,认可的是他的人,他过往的经验成果。
当然以上会是一些因素,总有幸运者偏差,概率上来看,符合以上几点,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以上内容,非常感谢各位投资大佬!
5、融资收获
经过上周持续和投资人聊,其实有蛮多收获:
1、创始人要更懂业务和市场,不单单懂产品懂用户
投资人的思考逻辑是从上而下,重宏观思考,而其他岗位的从业者可能从下往上思考,更加注重落地性,但创始人应该都具备。
既可以看的到眼前的事,也要看得清远方的路。
2、要利用团队的力量,自己只需要思考就行
美团王兴曾说过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愿意做任何事情的”。
创始人一定要理清战略,深度思考如何做的大以及做的久,而不是和员工一样,天天做手下机械式的工作。
3、拥有对市场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
平时应该尽量关注一些宏观层面的东西,比如市场变化、股票变化、政策变化、国际变化等,多锻炼对市场的敏锐,多寻找机会。
跟自己相关的业务内容,更要多关注,提前做好控风险措施,比如“双减政策”。
4、多思考未来,少关注竞品,多研究用户
很多时候,可能当前做的事,看不到未来,但是一旦在几年后成熟了,那就是先发优势,用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比如阿里云。
应该时时刻刻关注你的用户和产品,而不是关注竞品,跟随竞品有可能一直是第二、第三,成不了第一,多去思考如何成为第一,才会更有价值。
先写到这里吧,简单记录下,感觉一年多没写文章了,手有点生。
有需要交流的同学,可以和我来聊!
祝大家周末愉快~
2022.7.23


企业管理▪2022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