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参发布2021年度一级市场股权激励洞察报告


1 月 19 日,易参研究院正式发布《易参2021年度一级市场股权激励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自 2018 年起,易参研究院已连续 4 年发布《年度一级市场股权激励洞察报告》。
报告调研了易参深度服务的 530 家非上市公司,着重分析了 2021 年一级市场股权激励的三大趋势,并对激励对象、激励工具、期权池比例、持股方式、定价基础、归属安排等多个关键维度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一级市场股权服务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报告共分为三大部分:
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应用概览
股权激励的使用大幅提升: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多;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并用于股权激励的数量也明显上升。
技术密集型行业活跃度较高:排名前三的行业是医药生物、计算机和电子行业;科创板披露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较 2020 年实现翻倍增长。
一级市场股权激励趋势洞察
股权激励呈早期化趋势,且推动公司增长效果初步显现:大多数公司会在成立 3-8 年阶段推出股权激励,但融资轮次尚处于中早期;超过 40% 的公司获得了至少一轮再融资,且随着融资阶段往后,再融资比例持续上升。
股权激励是人才密集型公司的刚需,且行业分布广泛: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地域分布较为集中,排名前四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企业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智能硬件等)、新消费、电子商务和医疗健康。
股权流动性需求提高,滚动激励是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推出股票前置兑付+滚动激励的模式;18% 的非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流动性方案,其中大部分使用要约回购。
核心调研发现
激励对象:管理层是重点激励对象,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激励侧重点
激励工具:期权是主流激励工具,使用单一工具的公司较多
期权池比例:各轮次平均值为 5%-17%,并随公司发展阶段往后而递减
持股方式:持股平台是境内公司首选,境外公司更多使用预留
定价基础:激励和风控并重,财务成本是重要考虑
归属安排:四年分批归属是主流,半数公司未设置归属条件
更多“股权激励”相关内容
-
股权激励|史上最全股权激励方案(完整版)
每个企业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员工的素质和诉求不同,其股权激励模式和工具应有所区别,或者多种工具配合使用。
-
【案例解析】小米大手笔股权激励,浅析股权激励要点
一旦发生股权激励退出的情形,公司立刻无偿收回对员工激励的期权。
-
【股权激励】实行年薪制后,公司还需要做股权激励吗?
因此,股权激励计划作为高管总体薪酬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年薪制的延伸。
-
股权激励有参差,有人欢喜有人忧——近期汽车行业股权激励概况
近期汽车行业股权激励概况
-
股权激励下的员工百态:揭秘老板做股权激励的正确姿势
股权激励是老板把原属于自己的股权分配给核心员工,让员工成为小股东,像老板一样自发自觉地为公司操心。比起原来纯粹的雇佣关系
推荐阅读
管理▪2021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