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公众号能一夜涨粉10w+?


有人说:“涨粉了……但并不开心,阅读量下降的太厉害了。”
还有人说:“不推送文章还好,涨粉800掉粉1000……”
尽管据腾讯2021年的数据显示,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达到了12.63亿,微信用户总数不断上涨。但我们新媒体人的感受却是,公众号涨粉反而越来越难。
(据说是真人真事)
就像这则“励志故事”,许多公众号,靠内容涨粉很难,以至于做了大半年,还是那几百阅读……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种实用的涨粉方式:
1.账号定位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想要随便做一个账号就能变现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除非内容生产能力特别的强,而这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又不现实。所以想要玩好公众号,就要找准方向。
微信生态中,内容决定着一切。具体的思路就是: 哪个方向的内容有流量,就做哪个方向。 如何确定方向呢?
在微信生态中目前流量最大的入口分别是:视频号热点、看一看中的热点推荐、视频号、微信搜索和订阅号流量中的推荐。观察其中推荐频次多的账号发的都是什么内容。
选定的内容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很容易获得较多阅读的,二是很容易获得较多阅读同时也容易引发粉丝订阅的。说一下二者区别,大家如果观察微信看一看就不难发现,推荐流中有很多娱乐类内容,这类内容质量其实一般,但是很容易获得点击,缺点是并不足以引发关注,这就是所谓的第一种。第二种相对而言更有助于账号的长期发展。
2.粉丝获取
公众号已经进入发展后期,平台各项制度也已经很完善,用户的成熟度更是非常高。这样的背景下,粉丝获取其实要回归本质,那就是主动迎合粉丝的需求。粉丝需求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需求,另一类是内容需求。
(1)功能需求
这类需求是涨粉速度最快的,比如语音转文字、图片转文字等,对于这些需求,用户都会去微信搜索里面去搜索。想办法占据相应关键词靠前的位置,然后借助产品服务就可以吸引到大量粉丝。类似的也还有艺术签名、图片去水印、证件照等。
这类账号的优势是获取到的流量很精准,适合做相关服务的付费转化,劣势在于粉丝对于内容需求不强,后续的黏性差,打开率极低。
(2)内容需求
内容需求就比较多了,比如想要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获得最新的热点资讯,关注“销售与市场”公众号即可。但是公众号发展至今,各类内容都已经饱和了,想要做出能涨粉的内容需求类账号,就需要内容本身也带一点功能属性,比如提供壁纸头像等功能性服务。
持续提供相关内容,就要想办法去蹭看一看、订阅号信息流官方推荐、搜一搜这三大公域流量池的流量。
3.平台引流
公众号相对来说是一个封闭的私域生态,只有关注者才能看到公众号的内容,也只有关注者转发之后,其他人才能看到。而开放平台流量大,原创内容又可以重复发布,所以我们可以去今日头条、知乎、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同步公众号文章,再引流到公众号。
目前,市面上适合公众号引流的平台有:知乎、今日头条、小红书、简书……
每个领域都有垂直平台,是目标读者聚集地,比如:做产品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做运营的“青学网”……这些平台流量大、缺内容,引流效果不错,可以重点攻破。但是各平台的引流机制又是不同,面对不同的平台,就要使用不同的引流方式,不注意的话,轻则被举报,重则被封号。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
更多“公众号”相关内容
-
推荐几个不错的公众号
工作岗位永远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做的事情对个人来说价值只能有30%,另外70%在冰山之下;怎么获得另外
-
新的一年推荐几个公众号
信息泛滥的时代,学习成本在知识筛选中浪费了很多时间,有些内容空洞无意义,读完不知道作者所谓南北,有些内容看似很对,实操起
-
期待产品大佬们继续输出公众号内容!
2022年,一直有朋友问我身边有没有坚持原创的产品、运营、设计大佬。于是我在春节假期月左右的时间,邀请了7个朋友参与了这
-
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开始内测,这次真的来了
2020年1月15日,微信公众号开启了“付费阅读”功能的灰度测试,我找了几篇文章,给你看看微信“付费阅读”是什么样子的:
-
公众号seo排名优化,公众号seo优化,公众号seo排名
标签是帮助文章分类的好工具,也是帮助文章在搜索引擎中找到相应分类并排名靠前的重要因素。
推荐阅读
运营▪2021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