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亲密关系中总有冲突该怎么办?


记得有句很出名的形容亲密关系的话“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可见,在亲密关系中,冲突是太常见的事情。
想想也是,两个独立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入到亲密关系后,要一起生活,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各色问题,总会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怎么会没有冲突呢?
只是,很多伴侣不会处理冲突,在冲突发生时,会选择回避冲突,进而导致冲突升级,甚至危及到亲密关系。
就像刚刚过去的周末,在汇人网的心理学课堂上,老师讲的那样: 有很多来访家庭,基本上亲密关系出现冲突,就以冷战去逃避问题,他们以为“冷静”一下就好了,其实,恰恰是这种长时间的“冷静”,破坏掉了夫妻之间的关系。
我记得,在一次综艺节目上,朱丹说起和周一围在生活中的冲突时,她爆了个金句,说当他们吵架生气时,周一围说 “我现在是在给你台阶下,如果你不走下来的话,待会儿这个台阶就没有了” ,朱丹当时说的时候,表情中居然是有点“得意”的神情,似乎觉得这句话有多么幽默,自己的男人是多么有才一样,当时的嘉宾都惊呆了,当然,也惊呆了看节目的观众们。
亲密关系中完全没有矛盾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在《亲密关系》这本书中提到,伴侣之间每个月都会经历1~2次不愉快的争论,并且这一比例在历时3年的研究中不会发生变化。
不同的是,在遇到冲突时,我们如何应对,会让亲密关系更亲密、更和谐?而不是每吵一次家,两个人就走远一点,吵着吵着,家就散了。
在汇人网的心理学课堂上,一位拥有30多年家庭治疗经验、帮助了数千家庭走向幸福的老师在聊到处理亲密关系中冲突的时候,也提到一个理念,那就是“亲密关系的冲突无法被消灭,只能积极应对”。
所以,可以理解为,你要想好好的经营自己的亲密关系的前提,是接受冲突是常在的,想要永远和和美美,没有争执是不可能的。
那么,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是积极的呢?
#01不要回避。
很多伴侣之间,擅长冷战
有个同学分享她和她老公之间就经常因为生活琐事产生分歧,她老公就很喜欢冷战,每次都是她气到不行,而她老公没有任何反应。逐渐的她也被迫学会了冷战,他们只要一谈意见不一致的话题,两个人就谁也不理谁,反正时间长了就自动说话了。
她说让她感到很迷惑的是:这种方式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其实,回避冲突,看似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模式,实际上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关系的亲密度。因为在冲突发生的当下,就是你们的亲密关系传递出的期待:希望你们好好聊聊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让关系更加亲密。
但冷战,显然与冲突发出的期待相背而驰。所以回到学员的疑惑,这种方式到底是好不好呢?如果这样的方式让你被迫成长了,让你更加独立了,让你打心里觉得有什么事靠自己更好,那么显然,是不好的!
关系是滋养、是抱持、是温暖。
#02直面冲突
积极回应
前面我们说过,没有冲突的关系是不存在的,承认亲密关系中有冲突是正常的。然后才能寻找积极的方法去回应。
一千对情侣,就有一千种解决方法。但原则是,当冲突发生的当下,要清楚的知道“我们因为什么吵架?我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我想要对方做什么?”
问题在于,在冲突的当时,大部分人说不出自己的想法。因为放弃争吵,去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意味着先示弱。而在亲密关系中,先示弱往往被当成弱势的一方:没有人想在关系中处于弱势!
那么怎么办呢?答案是真诚。只要你还想去解决冲突,去积极回应冲突,你让冲突在冲突的当下变成感情的催化剂,你就要先改变陈旧的认知,真诚的去解释。
就像那个同学,后来她老公再次冷战不说话时,她没有像往常那样“你不理我,我还不理你呢”,也照搬冷战。而是迫使自己冷静之后,给她老公发了微信,说了自己生气的原因,并且在这件事上她希望他能做些什么?神奇的是,她老公当天就好了,主动沟通说话……
你看,所谓亲密关系,不就是希望这样吗?
每个人都需要懂点心理学,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利用心理学知识,让生活更加幸福,这才是学习的宗旨。
所以学习,应该选择正规系统的课程。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应用心理学(心理疏导与咨询)高阶研修班》是目前上海同领域课程中的最优选择。它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亲自率队研发,由华师大、交大、复旦等名校名师、资深的有数千市场咨询经验的咨询师还有来自于三家医院心理门诊的医生,他们是真正的能够带给学员感悟和成长的老师!
新班2022年3月份开班,仅剩少量名额,感兴趣的同学一定要抓住机会!
更多“亲密关系”相关内容
-
亲密关系-放过自己
今天认真的摆出时间来写字,反而不自在。一直想写亲密关系,我自己都理不清楚,怎么写的清楚。很多心理文章提到处理不好亲密关系,本质上
-
亲密关系下的你和我
此刻我坐在咖啡厅里,面前有一个中国家庭,一对中国情侣,两个金发的外国人以及两个日本人呆在各自的桌上聊天。很奇怪的是,情侣之间的沟
-
“我害怕长久的亲密关系”
《铁木君—大脑进化》专栏第158篇“爱不是一腔热血,而是一种技能。”——阿兰· 德波顿大约十二三岁的青春期,我开始对恋爱、亲密关
-
建立亲密关系的一点认识
这是一个我一直以来不敢写的话题,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过相关经历,因此也没有相应的话语权。但我最近看了一些资料,想试着写一写这个话题(
-
仪式感与亲密关系
这是我日更88/100天今天是520,以前我对这种日子没什么感觉。但至从有了家属之后这些日子就变得有些不一样的,它变成我
推荐阅读
职场▪2021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