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原创】戴森在华专利诉讼往事(一)

2012年,戴森带着他的小家电产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彼时的中国到处是主打“性价比”小公司,这些小公司大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市面上什么产品抢手,他们就仿制什么产品,然后再以低廉的价格野蛮地抢占市场。
由于小家电市场的进入门槛很低,所以这些靠仿制为生的公司一时间在中国市场上大行其道。对此,那些愿意投入金钱与经历在研发上的公司则头疼不已,无论这些公司是来自国内,还是来自国外。
市场环境如此,戴森却仍然以十倍的价格在中国销售自己的产品,如今的我们已经知道了后来的结果,戴森在中国市场不但没有被野草般的仿制品击倒,反而大肆收割中产们的钱包,同时牢牢掌控了中国小家电的高端市场。
到了2018年,戴森全球营收44亿英镑,利润达到11亿英镑,其中一半的利润来自亚洲。2019年,戴森掌门人James Dyson更是成为英国首富。可以说,戴森在中国市场上大获全胜。
戴森能够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自然离不开其 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长期研究和实践 ,无论是无袋式吸尘器、无叶风扇还是吹风机,都是足以改变全球市场格局的产品,毕竟根据戴森自己的话说,“我们每周花在研发上的费用就有三百万欧元”。戴森凭借这样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就如同开着飞机、坦克杀进战场,而此时的对手手上却只有石头和木棒。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 戴森把握住了中国中产阶级崛起的时机 ,崛起的中产直接带动消费升级,戴森的出现恰好填补了需求的空白,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一时间,各行各业似乎都开始迎合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仿佛只要抢到市场风口,真的就能一飞冲天。
其实,戴森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鲜有人提及的重要支点,那就是完善的专利布局和坚决的维权行动。
用专利守护研发成果
态度决定一切
小家电市场是个入场门槛很低的市场,一款新产品上市之前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和利润损失。戴森的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Gill Smith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就曾提到,“ 戴森的新产品上市5-6个月之内,就会有来自中国的仿冒产品出现在市场上 ”。面对这个问题,戴森决定用专利来应对。
在戴森内部,上自James Dyson,下至研发人员,都十分看重专利问题。
James Dyson本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申请专利,此后在各主要市场上,戴森对专利布局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这使得戴森能够在关键市场上保有充足的专利储备。以在华专利申请为例, 戴森至今已在中国申请了超过1400件专利,其中授权且有效的专利超过700件。
一家公司对专利的态度决定了这家公司的专利氛围, 好的专利氛围才是产出好专利的土壤, 只要土壤足够肥沃,收获回报只是时间问题。
戴森就真真切切地因为专利而获益,Gill Smith就曾表示,专利带给戴森的最大好处在于 帮助戴森建立了自身的市场地位,并且支撑了戴森产品如此高昂的定价。
超前布局
故事并不是2012年才开始
戴森之所以有底气以极高的定价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是对自身产品的自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 戴森在中国的专利布局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戴森在华年专利申请量趋势图(数据来自innojoy)
从戴森的年专利申请量变化来看,在2012年产品上市之前,戴森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共出现过两次高峰,第一次是2007-2008年,第二次则是2010-2012年(产品上市前两年),产品上市的2012年反而是这一时期专利布局量的低点。 说明在专利这方面,戴森在产品上市之前就已经备足了“弹药”。
弹药只是放在仓库里是阻止不了竞争对手对自己的围攻的,正如Gill Smith所说,戴森在中国市场上的“安全期”最多只有半年,戴森必须在中国的仿制品侵蚀市场份额之前阻止这些小公司的行动。
实际上,戴森在中国的专利诉讼也要早于其产品在中国上市的时间。根据裁判文书网公开的数据,目前能查到的戴森在2012年之前的专利诉讼有两起,分别是(2010)苏中知民初字第00344号和(2011)金义知初字第63号。
由于判决书数据的公开不够充分,我们并不能确定戴森在2012年之前仅有这两起诉讼,也难以获知两起诉讼的全部细节,但只要将目前能够获得的只言片语和戴森日后的诉讼经历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这两起诉讼对戴森日后诉讼策略的深远影响。
两起诉讼的基本情况如下:
案号 | 原告 | 被告 | 结果 |
(2010)苏中知民初字第00344号 |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
苏州捷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
戴森一审败诉,上诉至高院二审仍败诉 |
(2011)金义知初字第63号 |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
义乌市鑫诺电器有限公司 |
戴森胜诉 |
仅从现有的资料看,戴森应该早有在华进行大规模专利诉讼的计划,因此在产品上市前特意选择了两种颇有代表性的企业做对手。
苏州捷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某大公司旗下专门从事吸尘器、吹风机产品研发、制造的独立品牌,具有一定的研发和资金实力。而另一个对手义乌市鑫诺电器有限公司则是一个典型的缺乏研发能力的小企业,可以视作是江浙一带专门以生产仿制品为生的小企业代表。
结果,戴森与苏州捷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鏖战近六年,最终败下阵来。而与义乌市鑫诺电器有限公司的诉讼仅一年就轻松取胜。
两起诉讼过后,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戴森开始重点针对实力相对较弱的小企业动手;对于具有一定研发实力且专利意识较强的对手,戴森发起的直接诉讼则要少得多。
也许这就是戴森在中国两次“小试牛刀”之后做出的决定,刚进入中国市场,最亟需解决的是如何奠定自身的市场和价值地位,而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 更快、更广泛地打击遍地丛生的“仿冒者”,可能远比与一两家企业“死磕”更有意义。
(未完待续)
受判决书信息公开情况的限制,文中诉讼数据相关内容仅根据互联网上公开的判决书整理得来,难免存在缺失和遗漏,如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敬请海涵。
更多“法务”相关内容
-
【法务招聘】纵腾集团法务部招聘法务人员
纵腾集团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以“全球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服务商”为企业定位,为跨境电商商户提供海外仓储、专线物流服务
-
法务阶梯推荐的法务基础书目3.0
书不必多,精选一二,带着问题去读即可,不能释惑的书,先放下。
-
国企法务与私企法务的异同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本公众号及各微信群系由长期从事法律合规工作的法务及律师共同发起及倡导的民商事实务平台,我们聚焦于公司
-
【法务技能】法务应该掌握的信用管理
对于交易相对方是否真实存在和有效存续,可以通过在信用网站上查询。比如说中国企业信用网,或者一些专门的企业信息查询网站。
-
【法务招聘】美团买药法务BP
一、岗位职责作为医药业务部的法务BP,为美团医药业务提供法律专业服务和支持,保障业务健康运营和发展。1.结合业务侧目标和
推荐阅读
法务▪2021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