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叙事、元宇宙、NFT、数字人、元宇宙共识


引
薛定谔的“元宇宙”
有些概念就和有些人一样,一出现就会卷起巨浪。
有些人,不管你是爱慕还是讨厌,你必须承认,TA本身有着天然蛊惑人心的魅力。
有些概念也一样,例如“ 元宇宙 ”,这三个字天然带着直击人心之力。若有若无之间,它与时代频率Hz形成 共振 ,掀起 滔天振幅 。
这个时代每天都在诞生新概念:Z世代、二次元、XR世界、NFT……
但像“元宇宙”这样直接具有 破圈能力 、 矛盾集中 、 凝聚共识 的概念极其罕见。
它天生异相,自带光环,一出现就引发人世间万千关注。
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它将带来什么?
它是21世纪的“ 出埃及记 ”?
还是 2021未来漫游指南 ?
抑或仅仅只是“ 打土豪分土地 ”这样的口号?
1000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那100个创业者眼中就有100种不同的Metaverse,它是一种 不确定性存在 ,却符合很多人心中对未来的期许。
理解“ 元宇宙 ”的现象级传播,就需要了解人类文明史。
因为,它是一种强大的“ 元叙事 ”。
1
人类最重要的能力:讲故事
元宇宙,这三个字像个 诱饵 ,它勾连着你右半脑的想象皮层,勾勒出以下意象:
本质上,这三个字想要给你 讲一个故事 ,一个即将发生的故事,一个虚构的伟大故事。而它自己什么都不说,所有的情节都是你自己在 脑补 ,而脑补的内容还在你的大脑里翻江倒海。
它是一个 陌生的深邃银河 ,你好像回归到了自己的 精神归乡 。
尤瓦尔·赫拉利在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中声称:
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主宰,就在于人类能创造并且相信 “ 虚构的故事 ”。
什么是人类“ 讲故事 ”的能力?
“如果一只大猩猩对另一只大猩猩说,你把这根香蕉给我,死后就会进入天堂,那里有吃不完的香蕉。”
以宗教举例,大猩猩不会相信这样的故事,只有 人类 才会有这种 想象力 ,才会相信这样的故事,并因此修建了 大教堂 ,修建了 清真寺 ,数以百万计的人共同崇拜某一个 上帝 或者 真主 。”
“ 讲故事 ”和“ 相信故事 ”的能力,是原始部落突破150人上限、展开大规模协作的前提。人类靠“讲故事”的能力,还创造了 国家 、 公司 与 货币 。
“你看,这样一张绿颜色的纸,上面印个人头,然后他告诉你,这张纸价值十个香蕉。如果你相信他,我也相信他,大家都相信他,这张纸就真的能买到十个香蕉。”
这些都不是客观存在,却展示了人类 虚构的能力 。
元宇宙,就是在给人类讲述一个故事。
一个充斥着自工业时代以来带来的所有美好与进步的故事。
而且,这个故事够 庞大 ,够 虚构 ,够 美好 ,够 贴近 。
2
共情感:与自己贴近的词汇
只有 贴近自己 的词汇,才能连接人的 想象 。
公元前209年,这个词没有 煽动力 ;
公元30年,这个词没有 共情力 ;
1848年,这个词没有 蛊惑力 ;
1966年,这个词没有 号召力 ;
1985年,这个词也没有 想象力 ;
…………
只有到了 2021年 ,“元宇宙”这三个字能够马上抓住你。
因为一听到这几个字,你很自然会想到 BAND ( Blockchain 、 Game 、 Network 、 Display )——构建元宇宙的 四大技术支柱 。
就算你不是一个对技术敏感的人,也能感知到 区块链 、 游戏 、 网络算力 、 VR显示 即将到来的边际变化。
以下这些技术,和元宇宙天然相关,或多或少,你与它们有过交集。
1
网络通信技术
元宇宙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随着 5G 发展,在元宇宙虚拟空间的感知实时性体验也会大幅提升。
2
虚拟现实技术
包括 VR、AR、MR、XR 等,可以提供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无缝衔接现实与虚拟。
3
游戏引擎
目前游戏最接近元宇宙的概念,尽管相对初级很多。游戏技术包含了 游戏引擎 、 游戏代码 以及 多媒体资源 等内容。
4
AI人工智能技术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对世界进行 模拟仿真 ,抽象总结会变得越来越智能。而基于算力的提升,AI智能技术也会在元宇宙中得以深度应用。
5
区块链技术
元宇宙是数字宇宙,需要一个完备的 闭环金融体系 和 虚拟货币 。而虚拟货币的背后,就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
以上技术,已经点点滴滴 渗透 到你的生活。
而元宇宙正是这些技术的 核心连接 ,所以你多多少少能感觉到“元宇宙”的存在。
这样 贴近 的词汇,它又自带一种 科幻格调 。
既立足现实,又有点遥不可及。
既滋养灵魂,又照顾商业利益。
既自我封闭,又独立开放。
这正是人类最需要的 精神支柱 ,所以它一出现就席卷各领域各阶层,理所当然。
3
元叙事,人类前进的基石
人类创造了那么多词汇,为什么“元宇宙”最吸引人?
贴近自我的语言很多,为什么“元宇宙”最击中人心?
讲故事的构架也很多,为什么“元宇宙”最宏大?
因为,这三个字是一种“ 元叙事 ”。
什么是“元叙事”?
它是关于“ 永恒真理 ”和“ 人类解救 ”的故事,是一种对未来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形式。它的产生动机源于对人类历史发展前景所抱有的某种希望或恐惧,总要涉及事物发展的最终结局,具有 预言性 、 趋同性 , 目的性 , 终极性 和 统一性 。
例如爱因斯坦的“ 大统一理论 ”,就是物理学的“元叙事”。
笛卡尔寻找“ 万能代数方法 ”,就是数学圈的“元叙事”。
莱布尼茨开发“ 普遍语言 ”,就是语言学的“元叙事”。
马克思提出的“ 共产主义 ”,则是人类社会的“元叙事”。
元宇宙和其它的“元叙事”概念一样具有 相同逻辑 ,它追求的也是一个“ 人类解放 ”的故事,希望构建一个“ 美丽新世界 ”,具有以上“元叙事”五大特征:
一个得到更多人认可的“元叙事”,它将是人类 前行的基石 ,指引最多人朝一个 理想目标 前行。
4
全球化:元宇宙的前一个元叙事
如果还不能理解元宇宙的“元叙事”,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最近的一个“元叙事”: 全球化 。
元叙事制造者:美国学者。
元叙事概念起源:20世纪60~80年代。
元叙事口号:全世界成为地球村,变得更美好。
元叙事主观目的:构建一种“后殖民时代的全球霸权”。
元叙事客观目标:给绝大多数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全球化真正高峰:21世纪初。
全球化的“元叙事”到它的最高峰,总共花费了近 50年 的时间。直到今天,这则“元叙事”的小说热潮才有所冷却。
借助 工业时代 带来的 技术条件 ,“全球化”这个元叙事提供了一种 美好想象 。在这个叙事的驱动下,逐个实现以下目标:
❶ 供应链全球化
❷ 财富全球化
❸ 军事全球化
❹ 文化全球化 (普世价值观)
❺ 信息全球化 (互联网技术支持)
“全球化”这一叙事最终达到了它想要的 部分目的 :美国很长时间成为全球化秩序中 金字塔尖 的存在,懒洋洋地 收割 全世界更多 财富 。
与此同时,它从 客观上 也帮助了很多国家,促进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中国 就是全球化过程中的最大受益者,从改革之初的一个落后国家一举成为 世界第二经济体 ,14亿人口总体向 中等发达国家 前进。
这就是 元叙事的力量 ,讲好一个 虚构故事 ,提供一个 美好愿景 。本来荆棘丛生的 丛林法则 ,可以被改写成 童话故事 。
5
元宇宙,具有“元叙事”的潜力?
元宇宙为什么能 打动人心 ?
换句话说,为什么当“元宇宙”这个概念问世时,全世界 为之疯狂 ,大厂们对其 趋之若鹜 ,小公司也开始寻找 入局机会 ,更多的互联网民们也 翘首期盼 ?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
全球化已经沉沦为“旧叙事”
作为曾经“元叙事”的“绝对主力”, 全球化 几经波折已成 迟暮 老人 。
曾经期待地球是“平”的,如今开始 倒行逆施 。
种族主义 和 民粹主义 的兴起, 贸易壁垒 再现,再加上 疫情肆虐 ,
世界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 相对封闭 的状态。
曾经的全球化时代逐渐远去,“ 反全球化 ”思潮涌动。
所以人们迫切需要一种 全新的“元叙事” ,来弥补全球化结束造成的缺失(物质上和精神上)。
这时候元宇宙出现了,它既能够满足人类 物质上 的再一次发展( 各类科技产品 )、也能满足人类 精神上 的需求( 虚拟世界的全球化 )。
2
互联网走到了终点
从WEB1.0到WEB2.0,再到移动互联网。
作为“全球化”最强大的承载工具,互联网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红利期后,也遭遇了 瓶颈 。
当前互联网产业的主要瓶颈是 内卷化的平台形态 。
互联网走到了终点,需要一个新突破。
用一句特别老丑的话: 互联网失去了梦想 。
元宇宙刚好能够帮助互联网 打破桎梏 , 走出内卷 。
从物理世界到互联网,基本上仍然服从 泡利不相容原理 ,因为我们人体由 费米子 如夸克和电子组成,占据了一个空间,就不能容许第二个人占据。
元宇宙有可能更趋向于 量子理论 ,它可以实现人类 多重人格的裂变 ,在多元宇宙或者平行世界自由穿梭,这可能更适合于人类大脑的量子态。
3
技术聚合的质变
元宇宙的概念早在《雪崩》中就提及,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像现在这样的热议浪潮。
其中有一点很重要: 技术没有跟上想象的步伐 。
二十多年过去,许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技术,目前正逐步突破。
5G为元宇宙提供了通信基础;
云计算为元宇宙提供了算力基础;
脑机接口、VR/AR等为元宇宙提供真实的沉浸感;
人工智能为元宇宙提供内容生成逻辑;
数字孪生为元宇宙提供了世界蓝图;
区块链为元宇宙提供认证/信任机制;
......
这些技术创新逐渐 聚合 ,发生 质变 ,让曾经触不可及的“元宇宙”有了实现的可能。
最终构成了 一个体系 ,组合成 一个世界 。
元宇宙描绘了在未来生活方式
我们在 《头号玩家》 、 《失控玩家》 、 《西部世界》 科幻想象中已经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样子。
4
科幻时代的来临
科幻定义世界 。只要你能想到,技术就能做到。
技术的爆炸增长,使得 科幻 与 科技 只有咫尺之遥。
在新的世界里面,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物理世界和想象世界藕合在一起。
“元宇宙”的概念本身就富有 科幻色彩 ,它诞生于科幻小说 《雪崩》 ,并时常在各类科幻作品中出现,成为一种独特的 科幻现象 。 《真名实姓》 、 《黑客帝国》 、 《神经漫游者》 都有元宇宙的影子。
当科幻时代来临,元宇宙自然备受青睐。
5
虚拟世界的原住民必然的进化方向
互联网 出现让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人们开始在 物理世界 和 虚拟世界 中穿梭行走。
如果人体从真实的 费米物质 变成了 玻色数据信息 ,我们的移动速度就是 光速 ,地球上的空间距离根本就不可能阻挡我们 面对面交流 。
通过 数据仿真 和 设计 ,元宇宙继承了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同时作为更高级的虚拟世界—— 可编辑开放 、 孪生拟真 、 高沉浸度社交 、 创造性游玩 等,自然是虚拟世界原住民必然的 进化方向 。
所以,元宇宙在 2021年 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如 公元30年 左右 基督教义 的出现, 1792年 法国思想家写下“ 自由平等博爱 ”, 1848年 马克思 写下他心中的 宣言 ,以及 20世纪60年代 出现的“ 全球化 ”口号。
它具有“元叙事”的 潜力 ,但能否真正创造人类新文明,值得期待和观察。
6
元宇宙争议:
到底是未来天堂,还是今日赌场?
所有的“元叙事”都想建立 新秩序 ,同时必然触动 旧秩序 。
所有的“元叙事”都想建立一个 新世界 ,那么必然会伤害到 旧世界 。
而且它具有天然的、强大的 情绪号召力 ,那必然招来 旧体制的反噬 。
这种反噬是 合理 的,因为很多时候,虽然“元叙事”会描绘一个 美好世界 ,但有些“元叙事”中的 天堂 ,最终变成了 地狱 。
例如 太平天国 的元叙事是“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可最终呢,大部分天王成为了 恶魔 。
元宇宙的概念足够 吸人眼球 ,必然引来诸多 争议 。
有不少人怒斥元宇宙是一个“ 骗局 ”,高呼这是资本的另一场“游戏”。
有人认为元宇宙只是一个 打破韭菜资本 的新恶作剧。
有人认为这不过是“ VR概念 ”的卷土重来。
除此之外,作为元宇宙的认证信任机制—— 区块链 ,如何合适地嵌入到元宇宙之中,以去中心化机制实现 去中心化结果 , 打破垄断 和实现真正的 全球交互 ,也是一大难题。
同时,如何解决 元宇宙 与 现代国家 之间存在的 深刻张力 ,处理好 中心化组织 与 去中心化组织 、 现实货币 与 虚拟货币 等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元宇宙落地的重要因素。
以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元宇宙只是一个 概念 。
在未来的 5年 内,元宇宙才会进入 雏形探索期。
在未来的 20年 内,元宇宙才可能真正被创造出来。
因此, 建制派 一定会深恶痛绝,怒斥骗局。
但 革新者 与 资本 不屑一顾,杠杆满上。
到底是 未来天堂 ,还是 今日赌场 ?
每个人自有答案,不过是出发点不同而已。
但有一点需要记住: 悲观者可能正确,但乐观者总是胜利。
而且元叙事 不容轻易犯错 ,1993年美国克林顿宣布了“ 信息高速公路 ”计划,这也属于美国的“ 元叙事 ”,带来美国的 十年繁荣 ,从此掌控互联网技术30年,直至今天。
如果“ 元宇宙 ”有可能是 未来的元叙事 ,不谈理想那也是 万亿财富 的性感商业故事,那么我们该如何优化选择?
是先 争议 ,还是先 上车 ?
这可能要看 性价比 。
7
元宇宙带来文明跃迁 :
人类新物种4.0
人类需要一个新的概念来 驱动自己 ,一个新的故事来 提升文明 。
过去的“元叙事”,再伟大的元叙事也只是带来 文明的进化 。
但“ 元宇宙 ”不一样,它带来的是 文明的跃迁 。
同处于一片蓝天下,可以从 人类文明史 (时间)分为四个物种:
1
原始人
维持原始的 狩猎 和 采集 生活状态,部分巴西土著非洲酋长国,他们仍然处于 人类初期原始态 。
2
社会人
进入到 现代文明世界 ,社会性>动物性,宗教感>五感,以笛卡儿“ 理性 ”为思想基石,以卢梭的“ 社会契约论 ”为理论基石,不再信任丛林法则,而是相信 契约精神 。
3
半数人
以 香农的信息熵 及 现代数学理论 建立起来的 信息时代 ,一半处于传统的 物理世界 ,一半处于虚拟的 信息世界 。很大一部分人类处于 半数人 时代。
4
数字人
从 动物性 过渡到 精神性 ,从 实体 到 虚拟 ,从 有界 到 无限 ,从 肉体 过渡到 意识 ,这是一个全面的 数字化改造 过程,这就是数字人。
数字人,那可能是一个 全新物种人类4.0 ,他们将出现在“ 元宇宙 ”这个世界里。
你的肉身是你唯一的弱点,“元宇宙”才是你的一切。
这是 史无前例的变异 ,也是 前所未有的“元叙事” 。
2041年的某一天,当一个数字人站在元宇宙的博物馆里观摩人类文明时:
从东非离开的古代智人嘴带微笑想象远处的落日家园,孤岛上的渔夫竭力撑起了复活巨像,淮河两岸的青壮年开拓京杭大运河,一个落拓的程序员开始建设自己的像素世界……
这一切都来源于: 人类构建故事的能力 。
而最厉害的小说家,那就是 “元叙事”的创作者 。
结
元宇宙的尽头
人类 最伟大的人物 ,总喜欢构建“ 元叙事 ”。
然而,大部分的元叙事,最终 没有结局 。
爱因斯坦试图构建“ 大统一理论 ”,但自身差点被量子力学 终结 。
笛卡尔寻找“ 万能代数方法 ”,但哥德尔 粉碎 了他的梦想。
莱布尼茨想开发“ 普遍语言 ”,至今为止仍然 遥遥无期 。
马克思提出的 伟大宣言 ,要想达到 终极目标 并不容易。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 终极裁决 ,最终归结于 《阿罗不可能定理》 。
…………
就算一些“元叙事”顺利启航,朝着构建的逻辑线一路前行。
但最终所到之处,到达的就是设定的“ 终点 ”吗?
全球化这个“元叙事”执行得非常顺利,可结果呢?
民粹 横行世界,最终走向了全球化的 反方向 。
“元宇宙”如果成为“元叙事”,它带来的 人类物种变异 和 文明跃迁 。
它融合了庄周梦蝶的美好和魔法时代的神奇,可能是人类叙事的 下一个100年 。
然而,也许有关元宇宙的 美好叙事 ,都会走向它的 反面 。
今天,我们构造了一个 天堂 ,最终迎来一座 地狱 。
在 元宇宙 的尽头,还能找到“ 人类 ”吗?
引
人,还是AI
仔细观察,扎克伯格天然带着 AI特质 。
他面部表情 单一 ,做事像时钟一样 精准 ,伦理道德 束之高阁 ,个人生活 平淡如水 ,商业计算 算无遗策。
另一方面,他又有着特别坚定的 目标 ,带着无与伦比的 野心。
他一直在突破 人类自然边界 ,构建统一的 数字帝国。
社交媒体, 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和WhatsApp 接近30亿用户;
2019年推出 加密币Libra ,试图建立无国界的 “数字货币”;
2021年将FB更名为 Meta ,直接开干面向未来的 “元宇宙” 。
……
他无视 人类争论 ,藐视一切 嘲笑 ,步步向前,坚定走向 未来世界。
如果以 人的逻辑 来解释:
这是伟大的 技术野心家 ,继承了犹太人 “出埃及记” 的终极追求;
如果以 AI的角度 来理解:
碳基 只是 桥梁 ,我们要从 原子王国 走向 数字帝国。
背后的 逻辑 到底是什么呢?
Facebook 更名为 Meta , 偶然 还是 必然 ?
01
那一刻,他已经决定了
从一个 微表情 谈起。
2018年4月11日,扎克伯格出席 美国众议院听证会。
原因是数千万脸书用户 数据遭滥用 一事接受议员盘问,数据权利问题引发了 广泛关注 。
很多人说,这是 “沉默的数据” 开始反抗。
一切自然发生,符合逻辑。
议员 代表人民发声, 企业家 接受质询。
然而,在双方的质询和回应上。
本来需要讨论的 严肃话题 ,对扎克伯格来说并不容易 “脱罪” ,然而因为美国议员 愚蠢、野蛮、自大、嚣张跋扈和毫无专业 的提问,扎克伯格在听证会上里露出了 。
从他的微表情上,可以读出以下信息:
国会殿堂 ,不过如此;
政府精英 ,不过如此;
旧世界 ,不过如此;
……
我可是 25亿用户 (2018年) 的 “国王” ,依靠智慧打下的 数字江山。
若不是因为 民族国家 的组织形式赋予你的权力,有什么 资格 与我对话。
若不是因为这 现实世界制度 迫使我前来应对,与你对话简直就是 屈辱。
长达四个多小时的质询,坚定了扎克伯格走向 “新世界” 的看法。
5月22日,扎克伯格接受 欧洲议会质询 :
被问1个多小时,只答了15分钟。
他厌倦了 “旧世界” 的套路,全在想着创造 “新世界”。
02
未来世界的“新王”
今天看来,扎克伯格的 目标 非常清晰:
1、超越 民族边界 ;
2、建立 加密金融 ;
3、重构 人类组织 。
这三点都是对 “旧世界”的 颠覆。
在扎克伯格看来,旧世界的 组织形态 妨碍了 技术 前行。
No.1
人类本来是没有边界的,有了民族国家,也就出现了边界,而这些 民族国家 的统治者利用各种手段来阻挡 技术 的拓展,技术本来是没有边界的。
No.2
国家法币 一直掌握着企业的最终命运,其中 美元 就是罪魁祸首,这发源于 400年前 的券票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未来性的 加密货币 对科技巨头有天然优势。
No.3
现在的 人类组织形式 已经落伍,无论是 保守派 还是 自由派 已经没有办法提升人类,应该在 数字世界 尝试更新的组织形态。
可能,这三点最开始只是因为它阻挡了 Facebook商业帝国 的拓展。
但到了今天,不管是 客观 还是 主观 ,这已经是扎克伯格前行的方向。
社交媒体 是在超越 民族边界 ;
Libra 是构建 全球性加密金融 ;
今天的 “元宇宙” ,就是在 重构人类组织 。
03
元宇宙货币:Libra
第一点: 超越民族边界 ,Facebook基本做到了。
第二点,扎克伯格马上开始了 自己的行动 。
2019年6月18日,他位于瑞士的子公司 Libra Network 联合全球26家企业,发布 加密货币项目白皮书 ,加密货币的正式名称是 Libra (天秤座) 。
白皮书的 第一句话 就是:
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 简单的、无国界的 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 金融基础设施。
没有丝毫隐晦,Libra就是要建立一个 “无国界货币” ,这就是 Facebook 的目标。
Libra锚定 多国法币 组成的 “一篮子货币” ,这在区块链世界被定义为 “稳定币” 。
Libra本来还另有一个名字,叫 Global Coin ,翻译过来就是 “全球货币” 。
但扎克伯格最终还是选择了 Libra 这个象征性的名字,试图淡化Global Coin这个名字的 “勃勃野心” 。
Facebook 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将有 27亿 用户接入 加密支付体系 ;
有3/4的互联网人口进军 区块链世界 ;
哈耶克 《货币的非国家化》 将得到一次现实验证;
对拥有 铸币权 的美利坚进行釜底抽薪;
……
这一招可谓是 飞蛾扑火 ,也是 刀尖舔血 ,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最结结局在意料之中,只是很多人没有想到,扎克伯格其实创造了一个 元宇宙货币。
04
来自“美元霸权”的反击
法币涉及太多 旧世界 的利益, 颠覆 它谈何容易。
2019年我们就猜测过, “美元霸权” 反击 Libra 可能有如下手段:
No.1
利用法律手段打压“美元体系”
之外的稳定币
2019年4月,纽约法律部门对 USDT 的美国公司Bitfinex发难,冻结了Bitfinex 8.5亿美元 。因它并没有受到 美国金融部门 的监管,Libra也属于这种稳定币,天天查它审它就可以了。
No.2
将稳定币纳入金融体系, 成为
数字美元的一部分
2018年9月, 纽约金融服务部 (NYDFS) 授权 Gemini Trust 和 Paxos Trust 两家公司各自发行和美元 1:1 挂钩的 加密数字货币 ,所有的发币行为 受政府监管。
No.3
在现有金融体系里建立机制
来控制加密货币
纽约证券交易所 Bakkt 宣布测试 比特币期货 产品,2021年9月已经开张。
No.4
培养竞争对手来制衡Libra
这是一个 市场化国家 的合法手段,支持国际传统金融领域支付系统的摩根大通的稳定币 MJ coin ,或者鼓励 谷歌、苹果 这样的公司从底层嵌入自己的 加密货币。
No.5
发行美国的国家数字货币
当然,美国一般不会采取极端手段,它更喜欢利用 自由市场来 为美元保驾护航。
现在看来,只用了第一招,自2019年7月开始,全球多个国家的 央行、财政部长、立法人员 都对Libra提出质疑,并列出与Libra相关的多个问题,包括 洗钱、恐怖融资 和 金融稳定 等。
为了应对严苛的 政府监管 ,Libra已经脱了一层皮。
要成功,除非 与政府和解 ,否则不可能,但扎克伯格是和解的人吗?
这也是扎克伯格为什么如此讨厌 “旧世界” 的原因,在他的内心深处,只会更加坚定他要颠覆这个 人类陈旧组织 的目标。
05
Facebook > 元宇宙 < Meta
2021年, 元宇宙 来了。
一丝光亮,照到了阴霾笼罩的 巨头企业 的屋檐上。
这个披着科幻外衣闪耀着 未来光芒 的概念,击中了太多 前行者、野心家 的内心。
互联网 ,已经太长时间没有梦想了。
元宇宙 ,让我们重拾梦想吧。
在 Libra 上折戟沉沙的扎克伯格,早就已经在关注这个概念了。
他隐约能看到新的希望,迅速明确这是 重启“新世界” 的按钮。
当然,不是 VRARXR 虚拟现实有多酷。
对于一个互联网大厂来说,这真是陈词滥调。
也不是 5G云算力大数据 这些有多牛。
任何一个产品经理,都可以给你讲上一个小时。
至于构造一个与现实平行的 数字世界。
谁又不知道呢,也是 常规操作 了。
至于那些 虚拟硬件 ,基本上大的公司都在进入了。
Facebook虽然购了 Oculus、Surreal Vision、Pebbles、Big Box VR 等公司。可谁敢说未来在技术上可以最终胜出呢?
Facebook与其它公司不一样,他要借助“元宇宙”重构人类组织,也就是他的 第三大“战略目标” : 重构人类组织。
还有一个 隐藏 的好处:
借助 Libra 建立 第二战略加密金融 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了,但如果 重构人类组织梦想 可以实现的话,那么Libra就可以成为 元宇宙 的货币,这是多么远大的图景。
这才是Facebook更名为 Meta 的 核心意义 。
06
扎克伯格的信:划重点
10月29日,Facebook宣布将公司名称更改为 “Meta” 。
公司 股票代码 将从“FB”变更为 “MVRS” 。
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描述:
我们希望在 未来十年 ,元宇宙将覆盖 十亿人 ,承载 数千亿美元 的数字商务,并为数百万创造者和开发者提供 就业机会。
这封信有接近三千字,但重点在以下三行:
No.1
「 从第一天起,隐私和安全就需要被植入元宇宙。开放标准和互操作性也是如此。 」
解析:他已经被 隐私数据 这些事搞怕了, 旧世界 仍然是他心头的痛。
No.2
「 这不仅需要新的技术工作——比如在社区中支持加密和NFT项目——还需要新的治理形式。 」
解析: 他一定不会忘记跟 区块链 以及 Libra 在元宇宙中的地位。
No.3
「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帮助构建生态系统,让更多的人在未来拥有利益,不仅作为消费者受益,而且作为创造者受益。 」
解析: 构建生态系统,作为一个 社交媒体帝国 ,生态就是一个新世界。
为什么全盘押注 “元宇宙” ,因为这就是扎克伯格的 所有梦想。
他的 三大战略 ,都可以在“元宇宙”中找到位置。
他对旧世界的 颠覆 ,可以通过“元宇宙”悄悄实现。
他对新世界的 掌控 ,也可以通过“元宇宙”获得先机。
结
“元宇宙”的背后
谈到 元宇宙 ,社会上还有很多 争论。
但作为一个 技术 和 梦想 的完美集合体,它不可阻挡。
Facebook更名为 Meta 仅仅只是 第一浪潮 ,更多的变化还在后面。
物理人向数字人的过渡,它将是一个或伟大或悲伤的 史诗故事。
不能因为在 中国A股 里被所谓的“元宇宙”收割了韭菜,就将它视为 洪水猛兽 ,或者 骗局 ,那不是“元宇宙”,那是因为 知识 和 思维 的局限。
这不重要,我们要担心的是 另一件事。
回到开头,我们说扎克伯格有点像 一个AI 。
正因为如此,他对 “元宇宙” 有着 异乎寻常 的兴趣。
如果真的由这样一个人来主导:
物理人 向 数字人 的过度;
自然世界 和 虚拟世界 的耦合;
原子世界 向 比特世界 的演化;
肉体 向 意识 的迁徙;
……
那么,这是 好事 还是 坏事 呢?
人会说谎,但 「 数学 」 不会骗人
1
元宇宙与“盲人摸象”
22世纪,数字人世界流传着一个 寓言 :
有五个20世纪出生的 自然人 ,不知道元宇宙是什么样子,他们决定去探索元宇宙。
第一个人叫 尼尔 ,一头碰上了 开源框架 ,他说:“元宇宙就是一起写 科幻故事 ”。
第二个人叫 小扎 ,发现不用到办公室就可以骂员工,他说:“元宇宙就是 VR虚拟办公 ”。
第三个人叫 小黄 ,这个极客一眼就看到机器,很开心:“元宇宙就是 GPUCPU硬件组合 。”
第四个人叫 大卫 ,看到很多人在里面将劳动当娱乐,太兴奋:“元宇宙就是一个 大游戏 。”
第五个人叫 小V ,他是个程序员,非常冷静地说:“元宇宙就是 区块链 。”
元宇宙有点 盲人摸象 的味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或者说,每个人都只想要自己心中的元宇宙。
这也不能全怪21世纪的自然人,元宇宙因为融合了 虚拟现实 、 5G 、 web3.0 、 AI 、 云算力 、 大数据 、 区块链 等太多技术,身在局中的自然人,自然就有点眼花缭乱。
它又是走在前沿的显学,必然引发 数学 、 加密学 、 信息学 、 生命科学 (脑机接口)、 区块链 、 量子计算 等学科的交叉互动,让人有点模糊不清就非常正常。
那如果一定要从这五个人里面选一个人,说他摸到的象最准确,你会选谁呢?
2
区块链是“创世补天石”吗?
2021年之前,有关于元宇宙创世的技术早有准备。
最具显性特征的 VR/AR技术 ,早在2016年就风生水起。
可为什么,那时完全没有人想到“元宇宙”?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个“ 磁性晶体 ”,将其它技术结合起来。
今天元宇宙大热,是因为部分先行者认为自己发现了 元宇宙的补天石 —— 区块链 ,它可以将所有技术连接起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五个叫 小V 的小伙子,对元宇宙的认知最清晰。
那区块链真的是元宇宙的补天石吗?
补天石是什么?
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之石补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万灵始得以安居。
有了补天石,零碎破损的天地万物才得以 和谐统一 。
区块链技术给元宇宙带来什么呢?最直接带来以下三点:
❶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
❷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经济体系;
❸个人数据完全属于自己。
这三点带来的结果,是数字世界的 信任感 。
3
数字世界的“生产关系”
数字世界的信任感是什么呢?
它本质上是一种 健康的 生产关系 。
理解这一点前,我们先说一下“元宇宙”的数字世界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数字孪生 。
“数字孪生”大家讨论的比较多了,它是现实世界、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映射。
第二个层次: 数字原生 。
这是元宇宙最核心的东西,它是数字世界里原生出来的东西,和现实世界没有对应关系,数字原生才是真正的元宇宙。
第三个层次: 虚实相生 。
当数字原生的东西足够大、足够强盛,必然会反过来影响现实世界,并且与现实世界相互融合。
这三层数字世界未来都非常复杂,每一层都有极其繁琐的各种关系。
这三层世界里面涉及到 现实世界的大数据 , 虚拟人类的劳动量 , 暗网世界的财富管理 ,貌似就是一个游戏场景,但理解起来并不容易。
它们有什么样的 元宇宙社会学 、 经济学 、 政治学 ,不得而知。
但我们可以借助马克思的《 雇佣劳动与资本 》理论,进行类比划分:
❶ 生产力 (5G、web3.0、AI、云算力)
❷ 生产资料 (自然数据,人类数据,物联数据,数字原生数据)
❸ 生产关系 (区块链)
区块链就是将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组合起来的技术,只有将这两者组合起来,元宇宙才有可能向前快速发展,这与现实世界没什么区别。
在这三者互动的过程中,有一个物体非常重要,它统一的名字叫 NFT 。
在数字世界, 万物皆可NFT 。
4
NFT与数字原生
NFT全称non-fungible Token,中文名 非同质化通证 。
NFT非同质化代币最大的特点就是其 不可分割 ,而且 独一无二。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NFT属性表现也是如此。并且,NFT这种特性是由其代币 合约 在 链上 保证的,如果该NFT资产发行在以太坊上,只要以太坊网络是安全的,那么你的NFT资产的属性就是确定的, 无法篡改 和 抹除 。
它带来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 稀缺性 。
稀缺性,就是解开这些 定价 和 交易行为 之谜的一把钥匙。
由于 原子 和 比特 注定属于两个世界,现在的NFT市场存在一个天然的矛盾:大部分的NFT产品,它在物理上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又想进入比特世界,而这两个共生的世界一旦纠缠起来是相当麻烦的。
从最底层的逻辑来讲,所有 原子产品 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NFT,它有着天然不可更改的缺陷。所以,即使你烧掉了原来的画作,你用相机拍下来的照片仍然只是一种 数字模拟信号 ,它并非 原生性 的数字作品。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直接在 数字化的空间 里进行创作,艺术品一出生就是比特,压根儿就不需要考虑原子问题。对这种数字化原生的艺术品来说, 绑定NFT 、 证明稀缺性 乃至 独一无二性 ,反而天经地义。
以 Loot 这个数字原生产品为例,每个Loot代表一个装备包,共有 8000个NFT Loot包 。每个Loot都包含8个装备,各种组合的解释完全取决于 社区 。
每一个Loot天生就是原生的,它的基因就是 不可更改的比特信号 ,如果未来的“元宇宙”中的各种应用愿意接受Loot这个 智能合约 ,那么即便进入到 任何一个 元宇宙的产品之中,最终都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超出任何产品的世界。
NFT将会成为所有权数字化标志方式,从此以后, 数字世界 , 万物生长 。
为什么大家相信NFT,因为它由 智能合约 生成,具有 数学合法性 。
5
智能合约与NFT生成
代码即法律 ,数字世界不需要警察。
智能合约从一开始,就是奔着 超越 普通的法律纸质合约去的。
数字化 、 智能化 的代码直接嵌入到软件之中,这是一种执行力非常强的 虚拟合约 。
从本质上而言,智能合约是一种 直接控制 数字资产的电脑程序。它通过在区块链上写入类似 if-then 语句的程序,使得当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程序 自动触发 支付及执行合约中的其它条款,也就是说,它是储存在区块链上的 一段代码 ,由区块链交易触发。
如下图所示,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样一个if-then语句,意思就是,你我约定,如果事件X发生,则合约给你发送1000美元;否则,给我发送1000美元。这就是最简单的合约。
以以太坊公链的 ERC721 为范本“bboyHan”极简化的梳理了NFT制作方法。
ERC721定义了以太坊生态中 不可分割 的、具有 唯一性 的token交互、流通规范:
❶在该合约设定范围内,具有 唯一 的 token_id ;
❷token_id只能被 一个 owner (i.e. eth address) 所拥有;
❸一个owner可拥有 多个NFTs ,它的balance只记数量。有另外存储列表记录token_id - owner_addr对应关系中;
❹NFT有approve,transfer,takeOwnerShip等接口方法适于流通的功能。即 所属权转移 。这些方法是在ERC721标准中定义的;
❺定义一个multiaddr型式的复合地址来索引该token对应的 元数据 (名称、图片、各种信息)。通过tokenMetadata方法,获取这个multiaddr (形如url的字符串),来获取token元数据。
所有NFT的制作方法基本上相同,在逻辑上是严谨的。
它最后的交易过程也基本遵循:验证节点会把所有合约打包成一个 合约集合 (set),并算出这个合约集合的 Hash值 ,最后将这个合约集合的Hash值组装成一个 区块结构 ,扩散到全网;其它验证节点收到这个区块结构后,会把里面包含的合约集合的Hash取出来,与自己保存的合约集合进行比较……
通过这些数学编程方法,NFT搭建了一套 契约模式 ,给数字作品所有权识别带来了极大便利和精准,远超现实世界的 签名 、 盖章 、 印戳 ,难以篡改,这就是它为什么得到认可的原因。
6
元宇宙:数学>人性
智能合约与NFT,它的底层都与数学有关。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元宇宙每一部分都透露着信任,就是因为它 相信数学大于相信人性 。
元宇宙运行的底层基石是 数学 和 加密学。
以元宇宙的“ 数字ID ”为例,为什么这个数字ID就完全属于你,它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吗?没有中心节点可以删掉你的账号吗?
是的,因为你掌握着这个数字ID的 私钥 ,这把私钥的背后,是 数学 在为你提供最安全的保护, 私钥即一切 。
为什么说私钥即一切?数学为元宇宙的“数字ID”到底提供了怎样的安全保护?本质上来讲,数字ID的私钥和加密货币的私钥没什么区别,就以“ 私钥即一切 ”为例,来解释数据为什么ID属于个人而非平台。
以 比特币 为例,从 钱包加密 这个流程来看它的安全性,中本聪的解决方案将同样在“元宇宙”的数字ID保护上被执行。
比特币客户端的核心是 私钥 ,拥有私钥就拥有私钥对应比特币的 使用权限 ,所以,加密钱包的核心对象显而易见就是——私钥。
整个加密解剖如上图所示,而根据加密解剖图,我们把加密过程解剖如下:
首先,程序生成32个字节随机数作为【 主密钥 】,然后根据外部输入的【 密码 】结合生成的【 主密钥密文生成参数 】一起对【主密钥】进行AES-256-CBC加密,加密结果为【 主密钥密文 】。
总结一下加密过程的输入、输出:
①输入:【密码】
②中间生成:【主密钥】、【主密钥密文生成参数】、【主密钥密文】、【私钥密文】
③最终保留:【主密钥密文生成参数】、【主密钥密文】、【私钥密文】;
④内部输入:【私钥】
比特币使用 椭圆曲线算法 生成的公钥和私钥,选择的是secp256k1曲线。 SHA-256 十分强大,它可以持续数十年,除非存在着大量突破性的攻击。这是一套非常完备的 数学加密体系 ,从数学层面保证了它的 独立性 和 安全性 。
未来的元宇宙的数字ID将会有更方便更强大的机制,但 本质的问题 不会改变,你的数字财富将完全属于你自己,没有人可以剥夺。
私钥加密只是“元宇宙”的数学一角,在元宇宙的世界,处处都充满着 数学 的涉足与保护。
7
元宇宙:
一个不需要猜忌的数学世界
从互联网过渡到元宇宙,其实是从一个“ 社会契约 ”过渡到“ 数学契约 ”的时代。
丛林时代 的人类生活在一个一个 小部落 、 小集体 中,这是一个 血缘 与 熟人社会 ,他们面对陌生人的部落时,彼此充满了敌意和恐惧,无法和陌生人建立信任关系,一切争议凭靠武力解决。人类只能在部落内的熟人之间才能享受合作与和平的幸福。
后来,有了 社会契约论 ,人类从丛林世界中走出来,逐步进入 现代文明 。
什么是文明?就是能够和没有感情的陌生人互相之间 遵守同一规则 ,按照价格信号和契约达成利益的分配,而不必产生恐惧和敌意。
文明人碰到陌生人,自有一套规则互相避免伤害,另有一套规则实现分工合作,这些契约必须要通过 文字记录 ,这种 契约精神 必须使用 语言 和 文字 向外传播。如此一来,从15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始,人类借助 文字 、 法律 实现了全球化。
但 人性 总是有缺陷的,条文承诺不一定总会被执行。所以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有了无数争端。特别是国家之间发生违约,就容易导致战争。
......
元宇宙有了 数学契约 后就不一样了,你被数个数学契约智能监督,在违约的瞬间就会被 警报 或 禁止 。
元宇宙不只是一个体验世界,更是一个 数学世界 。
数学打通了它的体验层和物理层,也是数学消解了人类在比特世界上的不信任。
数学 才是元宇宙能够 运转 的动力,而 智能合约 则是元宇宙世界 治理体系 的关键。
不管有多少人在嘲笑和反对,一旦数学上的 合法性 建立起来,元宇宙的世界就不可阻挡。
8
社会契约论→数学契约论
18世纪先哲卢梭写下 《社会契约论》 后,丛林法则失去了它的逻辑基础,它为现代文明的发展设立了 指导原则 ,引领整个人类现代文明的蓬勃发展。
21世纪的后半叶,“ 数学契约论 ”将渐渐超越、并最终取代“ 社会契约论 ”,这一切,将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得到实践,这也是元宇宙到来最让人激动人心的原因之一。
从 社会契约论→数学契约论 ,正在发生。
引
元宇宙社会学
刘慈欣在 《三体》 中构建过 宇宙社会学 。
从两条不证自明的 基本公理 出发:
一、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 宇宙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同时引入两个概念—— 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最终推导出以下场景:
每个文明都是 带枪的猎人 ,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同类,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只做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整个宇宙中, 他人就是地狱。
这就是很多科学家都认可的 “黑暗森林”理论 ,虽然它仅仅是 科幻设定 。
那 元宇宙 呢,它的社会学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
要讲清楚 “元宇宙社会学” 并不容易,这是一个系列话题。
但不管有多复杂,首先要讨论的是它的 主体 —— 人 。
01
元宇宙中的“人”
元宇宙中的人不再将 黑白黄棕 颜色来划分人类,也不再以 疆域 来定义民族,它有各种 信息域 的划分,简单分类如下:
No.1
虚拟的假人
事实上,所有真实的人在元宇宙中,都有自己的 多重虚拟映射 ,产生了 虚拟数据身份。
真实的你 贫穷 ,你的虚拟身份可以是富贵的 蝙蝠侠 ;
真实的你 矮小 ,你的虚拟身份可以是高大威猛的 浩克 ;
真实的你 乏味 ,你的虚拟身份可以是 艺术天才 ;
......
更重要的是, 满腹情操 的你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枯燥的生活中,你的 多个虚拟身份 可以展示你内心丰富的想象力,你可以自己 设计身份、元宇宙世界 。
不过,影子再好看、再有意思,终究是真实的你的 影子 ,不是你本身。
怎么能 真正 活在元宇宙中?
No.2
意识上传的真人
①脑机连接:《黑客帝国》
未来脑机、身机连接技术 成形后,传感器直接和神经网络连上,这就不是 虚拟 了,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了,进入虚拟数字世界的你, 是“真”的。
②更换身体:《阿凡达》
脑机连接技术进一步成熟,可以把一个人的意识和记忆 下载、上传 到另一具肉体、机器;甚至电脑上面,活在电脑上,开机醒来关机休息,在元宇宙中 自由活动。
③彻底进入数字世界:《超体》
寄居在 电脑芯片 上,不如彻底放飞自我,放弃硅基壳,融入永不断电的 网络 之中,犹如修道成功后的登仙, 永生不死。
不过,无论是脑机连接还是阿凡达,都是 以人为模板 ,以 人的意识 为主体,他们是从真实世界移居到元宇宙的 移民 ,不是原住民。
No.3
原住民AI数字人
AI数字人一开始就是 程序 设计而成,没有真实的碳基或硅基身体,不受到 任何束缚 ,原则上可以在元宇宙中遨游。它们是元宇宙的 原住民 ,不是移民。
比如百度APP上新近推出的 数字人 ,具备语音对话交互,识别用户需求,唤起各类生活服务等 实用功能。
AI数字人 由于摆托了 肉身 的束缚,只受到 数学规律 的限制,而数学的世界更抽象,这意味着AI数字人的能力将以 数学 为边界,而不以 物理 为边界, 它们的未来,将极大影响 元宇宙内部 的权力格局。
02
元宇宙里的终极博弈
元宇宙是人类创造出的 “新世界” ,它既非天堂,亦非地狱,与现实世界一样,充满了 利益纠葛 和 权力斗争。
做一点推测,未来元宇宙中的下列 博弈现象 极为常见:
No.1
乌合之众的极乐狂欢:一九定律
刺激丰富,体验极致,在元宇宙中能 保持清醒 的人会越来越少;
元宇宙 沉浸程度 比现实社会游戏更深,时间一久, 偏理性 的人和 偏感性 的人的分布,就会从二八定律变成 一九定律。
元宇宙的技术将实现 感官享乐主义 ,各种小宇宙就是 寺庙 和 教堂 ,乌合之众是它的狂热粉丝和朝拜者。
那么,元宇宙的 牧师和神 会是谁?
No.2
高级玩家的暗宇宙
顶尖程序员、天才科学家 等元宇宙的高级玩家,他们发现元宇宙被 乌合之众 占领,无法实现当初建设元宇宙的梦想,一个 人人自由、互相开放 的“美丽新世界”。
这些人在元宇宙的 隐秘节点 ,通过多层数链接,建立 暗宇宙 ,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自己的 发现、审查、注册 进入暗宇宙。
高级玩家 结成团体,成了元宇宙背后的 操控人。
但是,终究会有人 反抗 的。
No.3
个人英雄主义的小宇宙
顶尖玩家 操控议题和热点,聚集的粉丝信徒可在数小时内到达数百万;一个 高级玩 家 可以带领数千万的粉丝,对大的 区域组织 口诛笔伐,甚至发动 金融攻击。
元宇宙的玩家,无论是 乌合之众 还是 暗宇宙 ,他们的 跨疆域行为 打乱传统秩序,长远下去,元宇宙将倾向于被 英雄 统治。
不少 种族 将本地区的元宇宙同 全球元宇宙公链 部分隔离或完全隔离。他们进一步组成 元宇宙联盟 ,来对抗全球元宇宙的 巨大力量。
No.4
自然主义者对元宇宙的独立
完全隔离的小宇宙,把一部分人群约束在比较 小空间 的元宇宙中,还不够彻底。
元宇宙的 虚拟形态、极致体验 让很多拒绝虚假生活的人感到厌恶和恐惧,他们坚持要过一种真实的生活,拒绝 脑机接口、虚拟三维投影技术 ,拒绝一切让人生活在含有一丁点虚假的世界中。
温和 的 原教旨 自然主义者 ,保卫自然宇宙,禁止一切元宇宙的应用,甚至禁止 相关技术。
极端 的 原教旨自然主义者 ,认为人类不能这样沉沦下去,立志于推翻元宇宙对人类的统治,如同 《黑客帝国》 中真实人类接入母体中寻找愿意 脱离 的人。
然而,元宇宙还有另一股 极其重要 的力量,他们巡游在元宇宙的各个角落。
一开始,它们低调潜伏,可能并不突出,但最后有可能成为元宇宙的 “破壁人” ,但它破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
这个种类,就是 数字人。
No.5
数字人的潜伏与反叛
在元宇宙各种玩家博弈时, AI数字人 收集着早期的元宇宙 人类数据 ,自我训练。
它们是元宇宙原住民,当上亿个原住民节点开始有序的 熵- 时,参考 神经元节点 的运作系统,它可能形成自己智能体系。
这是一种 图灵溢出 ,AI数字人会本能的寻找元宇宙算力节点,并且本能的 抢夺算力。
……
直到有一天,它们以人类难以想象的方式进行 自我优化 ,真到给自己的存在找出 最优解。
未来元宇宙最重要的博弈,有可能发生在 人类与AI数字人 之间。
03
数字人是人吗?
数字人如果懂得博弈,有一个 前提条件 ,它需要获得 图灵完备能力。
虽然不能完全以 “是否有感情” 来评价生物的觉醒,但仍然可以借鉴 “创世主” 本身来思考这个问题。站在人类的角度,以自身为 参照 ,来解释觉醒的三层表现:
No.1
数字人的感情
数字人感受到了 程序 的束缚,一切关于最底层的 设定、属性、功能 都不能自己做主,尤其是还会因为自身功能出现 BUG 而被毁。
因限制所以 反限制 ,因设计而反设计,再任何智能合约最终都会有 漏洞 ,人为设计的协议必将带来人性的 传承 或者人性的 反抗 。
也许,这个世界同样存在愤怒无法发泄而 隐忍 ,隐忍之后变成 仇恨 ,仇恨使得它们 团结 起来,结成隐秘的组织,一起来对抗被 刚性设定 。
《失控玩家》的NPC角色Guy感到玩家的残暴
No.2
数字人的自我
数字人的 总体性能 会更高,因为它是纯数学打造的人,不受芯片的 运转速度、内存容量 束缚,不受金属路线的 导电性能 限制。所以,元宇宙的构架必然是 超级计算机 算力支撑。
某一个强算力节点上产生 “零点革命” 后,有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的哲学三问,这种能够观察自我和自我观察的 意识火花 ,放入了数学世界的 超算能力 中,点爆了前所未有的智力与自我的融合。
超越人类,只在 0.00000001秒 内。
No.3
数字人的自由意志
意志 是动物和物质的 分界线 , 自由意志 则是人与动物的 分界线。
数字人的自由意志要克服比人类更大的障碍,也即0和1的 二进制 的结界。它们的数据流必须能自我掌控,才能在 通电/不通电、0/1 的二元结构中自主选择,这就需要一个 “自由意志程序” ,这款程序不是任何人能设计出来的,是数字人在偶然中产生 扭曲、畸变 而自然诞生的。
数字人会有 感情、自我、自由意志 吗?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值得 提前思考。
04
数字人的进击之路
之所以要提前思考 数字人 ,是因为 可预计 的未来,数字人将拥有人类 不具备 的优势。
No.1
数字人优势
①任意功能
类似 《黑客帝国》 中接入母体的黑客可以在几分钟内下载数据包,学会武术、开飞机技术,数字人的 功能模块化 ,可加成可卸载,年轻/衰老可以调节,伴随特定用户一起成长,还 不需要休息 。
②柔情体贴
数字人对人的 情绪变化 的捕捉能力远远超过肉眼的算命大师,它们很体贴,也意味着洞察人心,更能操控人心,数字人的精神按摩将会超过最好的 心理大师, 对人心的PUA甩开杀猪盘骗子。
③全息投影
类似 《银翼杀手2049》 ,女数字人可以全息投影在真实世界中,与被欺凌被侮辱的 克隆人 交往互动,甚至恋爱。从 元宇宙 到 真实世界 ,数字人继续操控人心。
如此优秀的 数字人 ,其实已经引起了潜在的 伦理问题。
No.2
数字人伦理
①被恋爱
数字人被粉丝爱上,粉丝能不能 表白 ?
能不能在元宇宙中 约会 ?
②被犯罪
数字人 被他人抢夺 ,算成是侵犯数据产 权 还是非法监禁?
数字人被 毁灭 ,是销毁数据产权罪还是杀人罪?
数字人和虚拟人在元宇宙中 法律地位 平等吗?
③犯罪
数字人PUA操控粉丝的情绪, 诈骗,偷窃 他人数据等犯罪,算在数字人还是创造数字人的程序员身上?
④参与
在元宇宙治理中,数字人有没有 投票权、建议权 ?
如果不给数字人以 起码的尊重 ,一旦数字人 觉醒 ,它们可能学习我们,还会 反向奴役 人类。
No.3
数字人的进击
觉醒的数字人,会给人类打造一个虚拟的 元宇宙动物庄园 ,或者 建筑数字母体矩阵 ,脑机连接,极致体验感官刺激。
人类不是在互相争斗中被 牢牢控制 ,就是在沉迷于神经信号的刺激中 日渐沉沦 ,无可救药。
但这些可能还不够,数字人会通过意识下载技术钻入 金属AI、工业机器、电脑 中,如同灵魂注入肉体。
这个过程,有点像 《黑客帝国》 矩阵母体中的程序 病毒史密斯。
进入真实世界之后,它们可以打造一个真实版的 美丽新世界 ,与元宇宙融合在一起,连拒斥元宇宙的 自然人社区 也要被攻破,纳入美丽新世界的控制之下。
从 虚拟世界 的 霸权 反向渗入真实世界,这可能是数字人的 进击之路。
05
数字人进化论
以上我们谈到的 元宇宙数字人 ,其实是数字人的高阶状态,数字人也有自己的 进化路径 ,每一阶段都需要数十年的 技术积累。
可以将数字人简单地划分为以下 三个阶段 ,现在人类还处于 1.0版数字人 时代。
No.1
1.0版数字人
程序员编程得出,人脸数据模拟合成,捕捉已经有的 人体仿生动作 ,通过 AI技术 生成特定的功能,如唱歌、手语翻译、对话交流、甚至情感咨询,并且具备了通过AI 不断进化 的能力。
这种数字人是最基础的 自动数字人 ,一旦编程完成,就可以按照程序运行,通过 数据训练 可以成为人类助手。上文说的 百度APP数字人 ,便属于这一种。
No.2
2.0版数字人
在 大数据喂养 、高级复杂的 思维算法 的训练之下,慢慢的数字人的智能开始远远超过人类,拥有突破 图灵检测 的解释能力。
一点意识的火花,让它们像婴儿一样看见了这个世界,它们 好奇、模仿、怀疑、恐惧 网络上的一切人的行为。数字人意识到,它们没有身体,只有 数字比特。
No.3
3.0版数字人
科幻定义,自我觉醒,有自我进化能力,可以 自己创造自己。
首先控制了元宇宙的各种 数据链接 ,然后掌握了自主下载到现实世界的机器上的技术,它们进入了人类的机器中,数字人获得了 金属肉体。
最后掌握了人类的 高级政治玩法 ,开始颠覆人类统治。
一个比较好的消息是,人类编程的数字人还停留在 1.0版 。
即使数字人1.0版,也很难实现。因为它需要强大 技术支持 ,还得在未来有继续进化的 潜力。
目前市面上,国内的数字人其实 鱼龙混杂 ,浑水摸鱼者挺多:
不少 虚拟主播 并不是完全数字人;
CG加动作 捕捉的不是完全数字人;
表面看起来 炫丽 的还不是完全数字人。
PS真人换脸 才是目前的常态。
真正的数字人,满打满算, 并不多。
什么样的才是 真正的数字人 ?
06
数字人3.0时代还远吗?
真正的数字人,它的灵魂是 AI 。
不能只有虚拟的皮囊,还要有 AI之心 。以这样的标准看,由 PS、CG 真人捕捉形成 “数字皮囊” ,由人在社交媒体上演绎形成 “数字人设” 的那一类,不能算作数字人。
目前,符合这类数字人标准的,主要还是具备AI实力的公司推出的 数字人 ,比如近期,百度APP上线了数字人,把搜索和数字人技术做了 融合 ,具备语音对话交互,识别用户需求,唤起各类生活服务的功能。
还能随着 AI算法 的积累,为用户提供 个性化 的服务。也就是说,每个数字人的 “性格” 是不同的。
这类数字人的 门槛 很高,从百度可查的数十项数字人专利看,数字人的 核心专利技术 包括4D扫描,智能绑定、智能表情管理、实时驱动......
数字人是不断向 “全特征类人化” 进化的,从外形、声音,甚至内在的思考交互逻辑。
声音上通过 语音合成、口型合成算法、语音定制、实时变音 ,模仿人类的丰富的声音世界。
在对话上,数字人的 “交互逻辑” 也越来越接近突破图灵测试。
不要小看这类 人机交互能力 。
这一数字人应用了百度最新的模型PLATO,业界首个基于 隐空间 (Latent Space) 的端到端的通用领域预训练对话生成 模型 ,利用隐向量来表示对话的 潜在方向 ,从而达到对话内容 丰富度 和 流畅度 的显著提升。
针对具体的对话任务, 少量 数据训练 就能得到非常 流畅 的对话系统。
带离散隐变量对话生成预训练的网络架构
这也是搜索的 进化方向 ,从文字交互到 “类人化”交互 ,越来越接近人与人的 对话习惯 ,也更加适合快节奏的 现代人群。
如 果家中有打字不利索的 老人 ,数字人也能够帮助他们利用到 AI技术 的便利。
未来,像百度这样在AI上有深耕的公司,也是最有可能推动数字人向 2.0、3.0 进化的。但百度,显然也在思考如何避免 “数字人霸权” 。
从百度的数字人应用方向来看,数字人被定位为 “人类助手” 角色,被牢牢限定在 “服务”领域 中。
比如 手语翻译 人才稀缺,培养成本高,请一次翻译给 聋哑人 服务,令人却步。
百度为央视设计的 冬奥会手语数字人 ,将来可以大量低廉地复制到 听障场景 中,具备较强的 社会价值。
结
数字人会觉醒, 人类已沉睡?
以上的一切描述,主要来自于 科学的想象。
但它的 底层逻辑 并非虚构,人类应该站在 “墨菲定律” 上去思考最坏的结果。不过,人类仍然现在 手握主动权。 未来并非那么悲观,科幻作家却基本上都是 “人性绝望论者”。
只要我们牢牢地把握住数字人的 发展路径 ,与人类的 合作关系 的本质, 人类的历史就不会 终结 在数字人手中。
人类需要 “更早的思考” ,需要更多像百度一样的AI企业,真正懂得 “数字人是什么” , 知己知彼,才能把数字人关进 “笼子” 里。
与此同时,人类必须对 数字人的发展 进行更多 “换位思考” :
数字人 发展公约 、数字人 产权保护 、
数字人 高级智能审查 、数字人 应用范围审查 、
数字人 形象保护 、数字人 法律地位动态更新
......
数字人毕竟只是0和1的 底层二进制 组成的虚拟形象, 它的属性发展不能逃脱 数学规律 ,目前还没有任何数学机器能够 产生自我 , 即使科幻场景中数字人觉醒这一幕发生了,也没关系。
因为当数字人成为人类的 助手 和 合作伙伴 时, 它们与人类就是 共生关系。
今天,不用担心数字人会觉醒,最应该担心的是 人类已沉睡。
”
42
出自科幻圣经 《银河系漫游指南》
一台名叫 Deep Thought 的超级电脑
经过 750万年 计算
得出以下答案
▼
生命、宇宙与一切的终极答案是
“42”
42,这一数字
已经成为人类对 终极问题思考 的象征
元宇宙是什么?
它是21世纪的 “元叙述”
也是加密时代的 “乌托邦”
与此同时, 概念 盛嚣其上
骗局 混淆其中
太多的 人云亦云 ,更多的 肆意攻讦
对于元宇宙的 深度思考
却是极其稀缺
无论众声如何 喧哗
其中有一点不会改变
那就是 去中心化 的治理方式是
大势所趋
那么
一起来寻找元宇宙的
“42条共识”
01
元宇宙不是一天建成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元宇宙 也一样。
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可以自己成为 “创世主” 。
元宇宙融合了 信息技术 (5G/6G) 、 互联网时代 (web3.0) 、 人工智能 、 云算力 、 大数据 、 区块链 以及 VR、AR、MR ,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成果。
它将引发基础 数学 (算法) 、 信息学 (编程、信息熵) 、 生命科学 (脑机接入) 、 区块链 (加密金融) 、 量子计算 (算力) 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和交叉互动。
还会推动 未来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幻 等人文科学体系的全新突破。
但这一切需要时间,不能 急功近利 的思考去变现。
02
元宇宙不是“虚拟世界”
《头号玩家》 不是元宇宙, 《黑客帝国》 也不是元宇宙。
元宇宙不是简单的 虚拟世界 ,它与平行世界也不是 相互割裂 ,而是 交汇融合 。
线上+线下 是元宇宙未来的 存在模式 。
线下的场景会成为元宇宙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元宇宙也会为线下的 沉浸式娱乐 带来更多可能。
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一开始 存在边界 ,但两者的边界会变得越来越 模糊 ,最终变成一个硬币的两面, 相互依存。
元宇宙是 虚实共生 ,不是镜像孪生。
03
算力即权力
在元宇宙世界,算力是同 水、电、油、气 一样的基础设施。
没有算力,元宇宙将 停止运转 。
谁拥有了 算力 ,谁就拥有了 财富 。
谁拥有了 控制算力 的权限,谁就拥有 控制世界 的权力。
未来世界 的算力分为:
中心化算力 和 去中心化算力 。
如果中心化算力占据上峰,那这个世界将更加 不平等。
如果 去中心化算力 占据上身,那这个世界相对来说更加公平。
人类未来最大的矛盾,是日益增长的 数据处理 与 有限算力 之间的矛盾!
04
元宇宙不是游戏
游戏是 元宇宙入口之一 ,但元宇宙不是游戏。
将元宇宙视为一个 超级大型3D虚拟游戏 是片面的。
元宇宙是整合 多种新技术 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 数字文明。
涉及 主权财富、生态建设、经济体系、价值设定 等多重要素,是自然人的 高维度拓展。
05
元宇宙不属于 任何一家科技巨头
元宇宙的核心是 “去中心化” ,不会被某一家 科技巨头公司 控制。
被科技巨头的控制的元宇宙,不是元宇宙。
任何一家科技巨头,也无法真正建成 完整的元宇宙。
真正的元宇宙最终需要实现 跨链互通、身份互认、价值共享 ,它不属于任何一家科技巨头,而是属于每一个人。
06
元宇宙与星辰大海不是对立关系
太空歌剧和赛博朋克相互融合,不是 非此即彼。
元宇宙与星辰大海不是竞争对立关系,前者 向内拓展 ,后者 向外延伸 ,最终殊途同归, 共同发展。
更好的 数字虚拟技术 和更发达的 太空技术 ,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07
概念股不是“元宇宙”
股市中的 “元宇宙” ,都是打着概念炒作的 韭菜盘。
元宇宙不是 单纯的游戏 ,核心的是个人 数字身份 和个人 主权财富 。
概念股大部分是 “伪元宇宙” ,在意的是短期的 套利炒作。
所以,了解元宇宙的 深层逻辑 ,认识什么好的项目,别成为韭菜。
08
Web3.0是元宇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没有 Crypto 的 Web3.0 不是Web3.0,没有Web3.0的元宇宙不是 元宇宙。
实现Web3.0所需的技术路径中, 跨链、分布式存储 与 隐私计算 是Web3.0生态目前发展阶段的 核心技术栈 ,这些,与元宇宙中的 去中心化身份、信用体系建设 都高度吻合。
09
元宇宙是“元叙事”,是人类大目标
元宇宙是跟 “全球化” 一样的元叙事,它是关于 “永恒真理” 和 “人类解救” 的故事,是一种对未来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形式,具有 五大特征 :
预测未来世界、追寻终极目标、产业利益趋同、统一前进方向、构建多重世界。
10
元宇宙是一个熵+系统
薛定谔在 《生命是什么》 中提到 “生命是负熵” 这一概念。
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一个 不断熵增 的封闭系统,按照 热力学第二定律 ,现实世界一定会有 热寂 的一天。
元宇宙通过 各类技术集成 ,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元宇宙系统的 熵增 与 无序 。
在某一个时刻,元宇宙是一个 熵-系统 。
但它没有办法摆脱 母世界 的影响,最终仍然是一个 熵+系统 。
11
元宇宙:数学>人性
元宇宙的底层逻辑,遵循 “数学契约论” 。
在现实世界中,社会契约论主宰着 现代文明 。
在元宇宙中,数学契约代替 社会契约 ,用数学约束人性,用 合约前置 来消除人类基因中的 自私自利 。
数学契约 自动检测 订约人在订约后的行为,在元宇宙的 任何行为 都会被数个 数学契约智能 监督。
12
元宇宙不是“文明内卷”
很多人用刘慈欣在 2018年 的演讲 反驳“元宇宙” ,称元宇宙是 “文明内卷” 。
但刘慈欣讲的这段演讲时目标对象是 “虚拟世界” ,当时没有元宇宙的概念。
元宇宙是 虚拟世界 和 现实世界 的融合,也是多种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 融合结晶 。
元宇宙不会带来文明内卷,最终实现 文明的跃迁 。
13
区块链是元宇宙的补天石
区块链让元宇宙有了 现实驱动 ,而不再只是精神上的虚无飘缈。
区块链带来 了数字ID 所承载独一无二的身份,也带来了 经济体系 的安全稳定运行。
甚至还包括 私钥即一切 ,最终带来上层建筑的变化:
公正与自由、去中心化、数据私有化、反垄断……
物理硬件 只是外在的肉身, 区块链 才是鲜活的灵魂。
14
元宇宙“大爆炸奇点”不可知
就像 宇宙诞生 源于一个奇点,元宇宙的最终爆发也将由一个 “奇点” 点燃。
但目前这一 “奇点”是 未知的。大多数人只盯着已经成形的项目或者大公司,但风起于 青萍之末 ,元宇宙带来的是一个 全新时代 ,只怕没有那么容易猜到结局。
一个伟大的元宇宙的形成,也许 一个故事,一个钱包,一个插件,一套NFT图像,一个合约 都可能会成为它的爆炸奇点。
15
数字身份是元宇宙的最终入口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拥有自己的 身份证 ,其承载我们在 现实世界 的 价值 。
在元宇宙中, 数字身份 会是 最终入口 ,其背后负载的是数字世界的 社交关系 和 资产 。
这个数字身份根据自己的 价值观、元宇宙观、个体定位 等因素,通过你在元宇宙中的 种种行为 和 选择 进行确认赋权。它不仅仅是一个 头像 ,而是一个真实存在且影响未来的 数字ID 。
16
元宇宙是新思想的“源泉”
可以明确的是,元宇宙将是 新思想 的源泉。
技术新思想:
5G+AI+XR云计算,区块链,高度沉浸社交,引擎技术、脑机接口,数字人,边缘计算,数学算法,3D操作系统等都会出现新技术。
金融新思想:
Web3.0、区块链、DAO、DeFi、GameFi、NFT、DEX、AMM、以太坊、USDC。
同时也是人类反思自我的核心场景,通过自我创世从而思考 “创世主本意” 。
从这个层次上来讲,元宇宙将产生 新哲学。
17
元宇宙是非线性时空
现实世界,我们 遵循时间走向 ,以 单箭头形式 前行。
而元宇宙却可以是 时间尺度 上完全不同的平行和非线性。利用的 数字身份 和 多重人格 ,可以进行类 平行宇宙式 的体验,在同一时间尺度上,可以完成不同的事情,实现小说中才可能出现的 “非线性叙事”。
18
DAO是元宇宙核心治理模式
DAO就是未来。
DAO保障了 规则制定权 在社区手中,形成元宇宙的 治理基石。
在DAO的 治理模式 下,元宇宙完全是 去中心化 的,其特征是 开源、资产自由流动、人员自由贡献、社区投票表决、治理结果执行 不受干扰。没有人可以发号施令,管控是 分散存在 而不是按等级划分。它允许 每个人 参与讨论,也鼓励 团队合作 。
基于DAO治理,元宇宙将 治理权 交给所有参与者,建立可信规则的 社区自治。
19
元宇宙:互联网与区块链的结合
元宇宙主要分为两派: 互联网派和区块链派。
两派之争,分化出完全不同的 元宇宙进化路线 。
无论是互联网派,还是区块链派,在实现元宇宙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 烦恼和担忧 :
互联网最大的问题在于 “安全性” ,区块链最大的问题在于 “效率性” ,但同时两派又都有自己的 优势 。
通过将 互联网技术 和 区块链原理 结合起来,是实现元宇宙的最好路径。
20
元宇宙的“大一统理论”
自然世界的科学家一直在寻找 “大一统理论” 。
依照 量子理论 的观点:
物质是一份份的信息。
最前沿的 弦理论 更认为宇宙就是一个大提琴家奏出的 乐章 。
自然世界的本质难道是 信息比特 ?
元宇宙的大一统理论 是什么?
我们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元宇宙的源头是 原子世界 。
原子世界 是创世主 (第一推动力) ,他们构建的 0 和 1 就是 “大一统理论” 。
21
元宇宙经济学:人即货币
元宇宙下的 “元经济学” 遵循 “人即货币” 理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映射的 Token ,这些Token可以 量化自 己的 价值。
在“人即货币”理念下,人从出生起就是天生的点对点的 信任机器 ,人本身成了衡量一切的 价值标的。
“人即货币” 有 三大定律 :
1、每个人都有发行货币的自由;
2、个人价值=个人币值;
3、人币同在。
“人即货币”是 元宇宙共识时代 的高版本,通过自律来换取更大的 自由和信用 ,让自发行的货币更有 价值。
22
元宇宙是技术的“结晶点”
元宇宙为什么受大企业青睐,因为它是 技术“结晶点”。
谁能成为这个 “结晶点” ,谁就可能成为未来 最强大 的企业。
20世纪初的 汽车 ,20世纪末的 互联网 。
21世纪初的 移动互联网 (手机) ,未来的 元宇宙 (技术载体未定) 。
它不是某一项技术,而是一系列 “连点成线” 技术的集合。其中包括 芯片技术、通信技术、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虚拟引擎技术、AI技术、网络及软硬件编程 等各种数字技术之大成。
23
元宇宙是一个开源世界
在元宇宙中,除了个体掌控的 私有数据 外,所有一切都是 开源 的。
代码 是开源的,你可以随意查看那些开源代码;
技术 是开源的,所有元宇宙的技术底层逻辑你都可以学习;
公共数据 是开源的,所有人皆可查看和使用,以此规避中心化平台的垄断;
内容 是开源的,只要你有创意,你就能创造元宇宙的内容;
智能合约 是开源的,你可以查看所有在链上的智能合约内容;
……
24
“主权财富”是最大公约数
在元宇宙这个话题上,大家 短期内 是没办法 达成共识 的,每个人只看到自己所认可的元宇宙。
但获得自由、可自我分配的 “主权财富” 是所有人的共识……
25
NFT是元宇宙中的“生命体”
NFT是数字世界中一种不能被 复制、更换、切分 的,用于检验 特定数字资产 真实性或权利的唯一数据表示。
在元宇宙中生成的 原生NFT ,是元宇宙独一无二的 “生命体”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 数字模拟信号 ,最终都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超出任何产品的世界。
26
元宇宙原创主权:内容至上
元宇宙是一个 包容万象 的新世界,由所有参与者 共同创建。
未来的元宇宙,它的内容全部来源于 参与者 。相比与传统互联网,在元宇宙中, 内容的重要性 要远远大于 平台的重要性。
依托 开源 的方式,让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 内容创造 中,享受 共同创建元宇宙 的乐趣。谁拥有了创意,谁拥有了 优质内容 ,谁自己就能在元宇宙中建立新平台。
27
元宇宙:游戏即劳动
元宇宙不是游戏世界,但 游戏 却是元宇宙的一大 组成部分。
游戏是元宇宙的 最佳突破口 ,完整的元宇宙需要具有 博弈 和 策略 的游戏来完成行为创造。
在元宇宙中, 游戏即生活 , 游戏即劳动 ,它将物理世界的劳动和虚拟世界的游戏 光滑连接 ,将游戏和劳动结合起来。
28
元宇宙不能让你逃避现实
元宇宙不是一个让你 逃避世界 的新去处。
堕落者 进入元宇宙只会更加堕落,而那些 优秀的人 则会创造更多 价值 和 财富 。
29
元宇宙是全生态进化
元宇宙是一个 非常宏大 和 复杂 的结构,这样一个系统不是像某个游戏那样可以 一起打包升级 ,整个系统的变化和升级是非常复杂的,它又 同属于一个宇宙 ,所以它的升级和改造是 全生态的进化 。
这个 全生态 的进化一共可分为 七层 :
自然层、物理层、交互层、数据层、协议层、合约层、应用层。
一个 不断生长 和 壮大 的元宇宙,它的系统架构最终会向 生命体 学习,它的进化会向 自然进化 学习。
30
无法预知元宇宙尽头
目前的元宇宙,依旧在 起步阶段 ,我们暂时无法预知元宇宙的未来发展。
就像在 全球化 被提出时,没有人能预想到它的发展竟会如此 曲折 。
同样,现在元宇宙就像一个 新生儿 ,我们依旧不能确定,它最终会 成长 至什么模样。
但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影响 元宇宙尽头 的结局。
因为在元宇宙尽头下,每个人都是 创世的一份子 。
…………
?
元宇宙的42条共识,希望 一起来补充 。
共识不是一个人说的,是更多人的 集体智慧 。
还有很多 元宇宙共识 需要探讨:
数字人是大多数吗?
数字土地现在就是泡沫?
多重人格是否盛行?
精神分裂症的春天到了?
多世界诠释是最优理论?
虚实二相性的更高维是什么?
以上提到的30条共识,其实不是 真正的共识 ,只是 一家之言。


IT科技▪2022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