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工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我国军工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简述
军工产业是指与军队或战争(战备)有关的工业方面,在我国,主要是指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直接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和其它军需物资的工业部门和工厂等军需单位。军工主体,指军工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中的当事人,主要有企业、中央政府和军队,有时涉及某些特定中介机构。
军工产业具有巨大的民用前景。由于国家长期的重点投入,军工产业技术实力很强,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最先应用在军事领域,一旦进行民用,则具有很高的外部效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进入军工产业的领域和范围。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的领域包括: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建设、军工企业改组改制、军民两用技术开发。
2017 年 12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 2018 年 10 月 15 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的意见》,基本上每个季度中央高层对军民融合的持续推进和落实都予以了自上而下的最强力引导。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新修订的《军队装备条例》(后称《条例》),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条例》着眼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全面聚焦备战打仗,深刻把握装备工作的特点规律,科学规范新形势新体制下装备工作的基本任务、基本内容和基本管理制度,是军队装备工作的基本法规。
“十四五”和 2035 年目标:“十四五”期间“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 2027 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指导方针和原则:“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
我国要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至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国防投入提升趋势明确。预期未来 5-10 年内,我国军费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中国军工产业进入黄金十年,政策的放宽、高昂的利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将军工产业推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投资热点。
军工产业的特点是不透明,敏感机密性,与其他行业相比,军工产业的可追踪指标少,数据来源不容易获取,处于不透明状态,可研性差、不对称的博弈性强,偏主题。
我们编著的《我国军工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共八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军工产业的概念、特征及主体,第二部分概述军工行业发展历程与特征;第三部分分析了军工行业的运行环境;第四部分用详实的数据对中国军工产业市场规模情况及风险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根据军工产业的构成情况,对军工产业的产业上下游链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从各国军民融合模式,解析军民融合的动因及融合模式及架构,寻找民参军的路径;第七部分分析中国军工产业的投资价值,产业投资机会,给出投资建议及对策;第八部分分析陕西军工产业现状,研究军工产业基地建设和重点企业,找出陕西军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陕西军工产业发展对策及发展方向;第就部分分析陕西军工产业投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寻投资机会,提出投资建议。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国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信部、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省基金管理协会、国内外重点刊物及各大券商行业研究报告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分析预测。
我国军工产业研究报告
更多“军工产业”相关内容
-
军工产业研究报告
在 2020 年推动行业发展的三大逻辑将被逐步验证,建议重点把握供需新平衡、改革再出发和 替代正当时三条投资主线。
-
我国军工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军工产业具有巨大的民用前景。
-
军工产业研究报告
军工板块经历了自 15 年以来持续超过 4 年的低迷,同时也积累了不少亟待解决的疑问。
-
2019年军工产业研究报告
提示:点击上方"行业研究报告",关注本号。行研君说导语我国国防预算在经历了近 10 年的高速增长后,在 2014 年增速
-
产业深度:2016-2019 年军工产业产值及需求结构
军工:军事工业的简称。是一个实力强大的产业体系。如:核工业、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化工业。军事工业的产品一方面按其用途即
推荐阅读
数据报告▪2021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