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一下
海量新知
9 6 8 2 0 2 7

vol.23 新年叨叨叨

Carly_小叮当 | 知乎简书产品专栏作者 2021/02/18 13:14

这几日见了在太原的朋友们,北方经济萧条,似乎大家过得不太容易,尤其是中年人的生活,一地鸡毛。

大约便是,为 了房子、结婚稳定向父母妥协。 回到太原发展,城市平台受限,在外界锻炼的工作能力并无用武之地。 除了进体制,便只有服务业、教育行业可以从事。 原先光鲜的职业身份,自由的时光竟一去不复返。 房贷、车贷、二胎、收入不稳定、职业发展压力以及一地鸡毛的家常里 短的 活等等过上了中年人标配生活。

这个短短的故事参杂了人生选择、职业规划发展、婚姻家庭关系经营、子女教育的困境,每个人的一生基本就要被这些占用,碌碌谋生。我从两个方面和大家聊聊吧。

1 人生选择

2 婚姻选择

一、人生选择

焦虑的共性原因还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迷茫焦虑是生活中日常某一的状态,生活在: 迷茫 -- 选择--积累 升级打怪的模式中不断的循环。

不懒或者迫于压力的话,人还是会不甘于做井底之蛙,也想努力往上爬。

学习,开阔视野眼界,同伴交流,获知新的人生感悟和人脉资源。

我倒有几条经验和大家共享:

1、只能竞争下去。我们需要遵循社会既定社会规则去竞争,诸如考证、考编评职称、提升学历。是真正提升自我社会价值的事情;

2、人的精力有限,极难多线程运营。想得太多的根源是欲望过强却暂无进展。欲望并不是该消灭的,而是克制。无数的想法,需要兼顾前辈经验建议,遵从内心评估利弊和轻重缓急。

新知达人, vol.23 新年叨叨叨

笔者在选择焦虑的阶段,会安静的将所有想法用思维导图列出来。分析各项选择的利弊,在杂乱中梳理出思路和结论。更清晰的认知自己以及内心想法。

3 想清楚了,就是知行合一了。自制,即控制自我。也就是说,你要抵制盘踞在心中的欲望,不被欲望所左右,成为自己想法和行为的主人。

4、做自己想做但是不一定稳定赚钱的事真是件奢侈的事情。可能不少人对诗与远方的概念荼毒过深吧, 人生悲剧之一就是: 明知是屎,该吃也得吃。 吃过了,才能有资格享受片刻想要的。

二、婚姻选择

最近笔者在相亲,委实见到不少优质的同龄人。也见识到相亲平台充斥着的过度包装吆喝的菜市场氛围。

新知达人, vol.23 新年叨叨叨

某相亲公众号的日常内容,年轻人包装成为产品上架展示。

目前年轻人的相亲现状能接近于矛盾的佛系,既渴望恋爱,想满足爱的需要;

又明白婚姻属于两个家庭的资源资产重组,涉及的现实磨合,双方三观利益统一,其中矛盾重重。婚姻较于恋爱委实变质。

所以,婚姻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我认为要从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层面认知。

经济学:

① 婚姻大部分时候是 相对公平 的交易。是以“爱”为基础的经济行为,是双方家庭资源和资产的配置整合,以期达到效益最大化;

新知达人, vol.23 新年叨叨叨

② 每个你看到的充满活力朝气的年轻人,都是依靠剥削父母及家庭资源成长起来的。

新知达人, vol.23 新年叨叨叨

大多是家庭最优秀的人,被给予家庭发展厚望的人。

新组建的家庭 不可能和双方的父母界限划得这么清,父母们为年轻人投入太多资源,他们要走进年轻人的家庭生活。彼此互相依赖:他们帮忙照顾你的孩子、家务,方便年轻人腾出精力工作,维持生活所需;年轻人要操心他们的健康、养老、以及被干涉婚后生活。

③ 对男性来说,结婚的成本是 显性成本 ,主要是看钱。你越工作努力、优越家境、高薪工作,所需承担的家庭责任越小。花多少精力就收获多少回报,清楚明白。能拿钱回家,在家从不做家务,一样有人说你是个不错的男人。所以男性是在婚前紧绷,在婚后容易逐渐放松对自我的要求。

而对女性来说,结婚的成本是 隐性成本 。你能力很强,你很会赚钱,不够,还要看你的方方面面,要你能平衡工作和家庭,要你能照顾老公,要你能操持家务。

有了孩子,要求还会翻倍,并且没有明确的标准,你的付出和回报,经常不成正比。所以女性恰好反过来,婚前可以没心没肺,婚后却逐渐紧绷,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如果女性不幸遇到一个不愿意对你做太多情感投入、不体贴你的人。所谓守寡式婚姻、丧偶式育儿,都会在前头等着你。

对多数男性而言,婚姻是一种精神解放,意味着他前半生的任务结束了,可以专心做事业,可以享受生活,可以翻开下一页。女性在婚姻中牺牲最多。所以身边会有女性朋友选择恐婚、丁克、或独身,均在最大化维护自身权益,即真正追求内心幸福的婚姻,而不是向家人劝说妥协。既然结婚存在巨大不稳定性,且由必需品演变成家庭观念、利益资产、双方感情和睦完美融合的奢侈品,那选择佛系是最佳选项。

心理学:

① 主要是双方在心理机制互补、亲密关系的经营上是否一致。比如,对方是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你是否认真了解并且选择和他的性格、行为缺陷度过一生。彼此治愈。

②  门当户对:

好的婚姻应当势均力敌,其意义在于“省事”。消费主义至上的年代,大家喜欢谈资产阶层对等,但对情感关系而言,钱背后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双方父母的工作性质、出身经历、相处模式,观念、各自的成长背景、教育经历、思维习惯,越接近,彼此相处就简单多了。门当户对不是财产对等,是观念对等,让你能节省出更多的精力,用在事业、生活和自己身上。避免内耗。

写在最后:

这段话并非本文的观点总结,而是今天看了电影《你好,李焕英》后,对里面隐性宣传的传统婚姻观的反感。

里面多次暗示出,女工如有可能嫁给厂长儿子就可以实现人生阶层跃迁。

我很反感。中国女性真的一直被这种婚姻观洗脑的太严重了。

① 目前不少女性依然认为结婚可以提升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女性需要在各方面取悦、迁就男性。和异性见面接触完,内心的判断依然是这个男生是否pick我。

而从未问过自己, 这个男生是否值得被选择 。总是将自己放在比男性更低的位置。即便某些女性擅长吸引异性, 但是长久的相处模式依然如此,没有办法长久的保持自己独特的魅力。把希望全部放在异性上实在是一件很傻的事情。

② 提需求。双方沟通差异问题,要直接的表达给对方,尤其不要被对方的履历家庭光环所畏惧。

③ 建立社交支持系统,丰富自己的社交圈子,没有谁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④ 最重要的依然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清醒的努力。

新知精选

更多新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