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一下
海量新知
9 6 8 2 0 2 7

vol.22 互联网操纵下“楚门的世界”

Carly_小叮当 | 知乎简书产品专栏作者 2021/02/06 06:14

很多人都经历过,结束一天工作的繁忙,带着疲惫的身心回家,打开手机,不管微博B站抖音还是王者之类,一刷就是几个小时过去了。所以,

为什么所有人都在低头沉迷玩手机?

为什么很多人十分钟不看微信消息,内心就焦灼不安?

为什么一旦玩手机就会沉迷其中?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少参与线下社交,即便见面也会各自打开手机,更习惯线上交流?

手机玩多了,对我们有什么潜移默化的改变吗?

全文 2400 字 大约需要阅读 6 min

一、为什么所有人都在低头沉迷玩手机?为什么一旦玩手机就会沉迷其中?

互联网有个运营模(tao)式(lu)叫: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付钱。

言下之意为,如果你在使用一款产品未付费,那么,你就是被出售的产品。

互联网绝大部分产品的现行商业模式依然是,一个产品吸引越多的用户,用户品内留存时间越久,那么会通过广告变现。

新知达人, vol.22 互联网操纵下“楚门的世界”

图源于 Netflix 2020纪录片《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

表面上是用户使用科技产品,但却是广告商付科技公司钱以换取在产品内向用户展示广告的权利。本质上是用户数据、用户注意力、用户隐私、连同潜移默化改变用户心智行为的权利均出售给广告商。

新知达人, vol.22 互联网操纵下“楚门的世界”

注释:增长黑客 「Growth Hacking」 :源于硅谷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包括 Dropbox,Hotmail,Facebook。近年来,增长黑客的概念传到国内通过针对小的功能,设计A/B test海量规模的实验。根据用户行为反馈进行实验,进一步优化用户使用流程体验,增加留存减少跳出。最终会不断强化沉迷手机的行为。让用户无法自拔,不断的刷手机。

在互联网产品内部实际研发过程中,除了产品研发,在产品运营上,还有用户增长( Growth )、留存 (Retention) 、变现 (Monetization) 来指导产品设计(包括设计对应的岗位)。产品设计倾向于使用“间歇性奖励” (Positive 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 的方式来对用户行为进行指标性的改变和强化。

于是,产品会使用户越来越上瘾,产品的成瘾性和其他物质成瘾问题类似,对用户心智造成潜移默化的改变。

新知达人, vol.22 互联网操纵下“楚门的世界”

增长黑客最经典的模式是「AARRR」转化漏斗模型。围绕每一层漏斗环节,增长黑客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式来提升下一环节的用户数量,即 Acquisition(获取用户)、Activation(激发活跃)、Retention(提高留存)、Revenue(增加收入)、Referral(传播推荐)。

在这个漏斗中一部分用户会在某个环节流失,而剩下的用户则流入下一个环节。同时,访问用户也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成为产品的忠实客户。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当我们过度依赖APP获取信息同时,我们在APP内所有的操作流程、用户心智和体验感受、按钮交互引导、内容feed流都是经过互联网人才精心设计和操纵的。

我们所想看到和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内容,会源源不断的推荐到我们手机上。得益于推荐系统,用户的每一个点赞内容行为,会被后台打上标签。

如果你讨厌特朗普,它就会每天给你推送特朗普的黑料;

如果你喜欢游戏电竞,那么很容易看到电竞有关的信息;

... ...

新知达人, vol.22 互联网操纵下“楚门的世界”

微信广告主后台界面

APP运营者们不在乎用户做什么,得到了什么真实的价值感。

目的只有三个:

1 让用户沉迷,让用户参与与付费(对应后台的留存率、复费率转化率);

2 让更多的人沉迷和参与 (对应后台的拉新、激活数据指标);

3 让广告商赚钱;

二、手机依赖沉迷久了,对我们有什么潜移默化的改变吗?

铺面而来的视频、图文信息,越来越快捷的社交方式,对我们造成如下影响:

① 感官体验和情绪:

我们的感官体验和感情体验被大大加速了。

需要更高强度的视觉听觉刺激才能引起我们短暂的注意。这种娱乐快感的快乐像烟花一样,盛放坠落:感官沉迷,瞬间快乐,然后漫长的低落,以及越来越不快乐。

新知达人, vol.22 互联网操纵下“楚门的世界”

② 陌生人社交:

网络社交也毫无距离的时时刻刻贴近着我们,我们的通讯录列表里从未出现过如此多的陌生人。

③ 逃避现实:

我们习惯于沉溺于短期回报的娱乐方式作为逃避,虚拟的世界远比现实世界更加美好。

沉迷网络手机,自我闭塞,虚拟幻想的自我认知,现实感弱,更难在现实中进行社交互动。 (尤其身在一线城市独立生存的年轻人,缺乏家庭社交经济支持系统,内心孤独,对社交和虚拟产品更容易依赖沉迷)

新知达人, vol.22 互联网操纵下“楚门的世界”

④ 信息接受模式:

人们陷入自己的信息茧房,每个人不加思索的被自己喜欢的内容(混杂着假信息)观点喂养。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实际上是被操控着的,外界对事件报道的角度直接影响我们看待事件的态度。

一条信息就能让我们对一个事件的看法一瞬间扭转。而这样的信息现在实际上在被算法控制着,从满足培养我们的喜好。个体思想变得极端化,缺乏全面客观认知和逻辑思考,极端团体、民粹主义、极右盛行...

新知达人, vol.22 互联网操纵下“楚门的世界”

赛博朋克,是控制论(Cybernetics)与朋克(Punk)的结合词,是一种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作为主题的科幻故事分支这一设定诞生于80年代,以现在和近未来的工业技术为主,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生活在赛博朋克世界中的人,通常伴有“高科技,低生活”的特点,科技的高度发达并没有给(大多数)人们带来更高的生活水平,社会资源几乎都被大公司所垄断,人们生活在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寨”中,大量的岗位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取代,人们沉溺在虚拟现实来逃避现实,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往往需要依赖高强度的感官刺激才能激发人们对于自己内心的感知。这也是这类作品中充斥着暴力、毒品和性的原因。

现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让互联网公司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而我们视这些为理所当然,并享受着这些技术带来的便利,就像赛博朋克正在演变为现实。

三、对策: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抵抗科技的反噬

事实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自己被科技操控,但很难摆脱。

包括我自己,我也感受过那种刷一会手机,很长就过去了的罪恶感。对于个体来说,我这两年一直在执行以下这些方法。

1、阅读一遍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2、手机端,关闭所有社交app的推送,微信所有消息免打扰。

3、尽量通过电脑和阅读文字获取信息。手机设置使用时长。

4、不安装成瘾性特别强的App,例如抖音及成瘾性手游。

5、减少动漫游戏等虚拟产品的使用。回归阅读文字独处思考和真实的人际社交。

6、学着独处和自我察觉。独处的方式远离上述沉迷应用。

7、为自己找一个目标,将时间花在正向价值回馈的事情上,保持思考。并且告诉自己,手机玩多了会变成脑残吗?是的。

新知精选

更多新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