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一下
海量新知
9 6 8 2 0 2 7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林哥职场说 | 产品干货、职业说 2021/02/01 00:07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1、 我们将终身追求幸福、追求被爱、追求自由、追求生活的意义,这点我从来乐此不疲。2021-1-31 #生活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2、 其实一个人会不会优秀,日后能不能成事,在日常做事的点滴中可以看出来,会有例外,但万中无一,做好当下的任何一件事,那怕是一次简单的聊天,持久以恒,才是真正的沉淀。2021-1-23 #认知#做事

3、 往往一个内向的人,同理心会更强,这与生俱来。2021-1-22 #同理心

4、 当有一天,当你认识到时间成本很重要的时候,或许离小目标不远了。 2021-1-21 #时间价值

5、 关于感性,或忧或悲,但你看到人生不容易十之八九,当你看到生活的真实面目时,你会悲,但就不会因表象而伤感;你会喜,也不会而浮华而极乐。生活中有时候猛然听到残酷而又真实有穿透力的话,看到本有违世界观而又有理的书,直到你自己会下意识的去看生活本来面目,你的感性就变化了。 via-张一鸣 #认知

6、 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很厉害的人?

  • 我们的认知系统,都是建立在钟表宇宙里的。我们从小接受的是有标准答案的、因果分明的教育。然而现实却充满不确定性,不可预测,难以计算。这既是我们的痛苦之源,也是那些厉害的人的秘密。

  • 问题不止于此,我们甚至无法真正控制“自我”。大脑中并不真正存在一个中心,“我”只是由无数个“涌现”串起来的电影角色,进一步,我们花时间试图控制不可预测的那些东西,却对自己自暴自弃。

  • 我们的知识都是牛顿时代的,我们的行为方式是牛顿时代的,我们的学习方式,也是牛顿时代的。

厉害的人是怎么做的?

  • 他们既承认大多数物质系统具有复杂性质,又知道,钟表式科学的这种典型策略在封闭环境依然是奏效的。

所以,他们尝试在个人半径里,来打造“机器”。

这个“机器”,既有符合牛顿力学的机器的意思,又是“机器学习”,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说:从出生开始,我们便踏上持续学习( Learning )和成长 ( Developing )的旅程。

这两股力量往往交织在一起,但又不尽相同。如果仅仅是知识储存量的增加( in-form-ation ),以既有的思维模式来运算资料,谈不上真正的学习,更谈不上成长。

什么是成长?

成长是指思维模式本身产生改变 (trans-form-ation)。

大脑神经是可以后天塑造的,每秒即逝的那个“我”,并没有被不可逆的时光之河裹挟而走,而是被写入“我”的底层算法。

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对世界不断重复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复它,加强它。

概括而言:

  • 认识这个世界是未知的、随机的;

  • 认识自我的认知是不确定、有边界的;

  • 如何突破边界,实现突破?找到自己的算法,建立持续稳定的输出系统。因为一生中最大的变量,是时间;

  • 复制“核心认知”,如同每个生命所做的那样;

  • 成为一台强化学习的机器,加速计划,实现人生算法。

愿我们都成功,找到自己的人生算法。 2021-1-20 #认知

7、关于三观

三观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 世界观:指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它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

  • 价值观: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 人生观: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021-1-18 #认知

8、关于批判性思维

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很少,真正能实践批判性思维的人少之又少。

批判性思维,流程上应该是:遇到一个观点或者信息,进行批判性地思考,再根据思考结果进行对应的行动。所以核心两个环节:批判性地思考、思考结果指导行动。

这两点都挺难的,前面大概率是能力问题,后面大概率是勇气问题。

批判性思考,要求我们能屏蔽情绪、抓住最有价值的客观信息的关键点进行淘金式的思考和逻辑推演,不管是别人的观点还是自己的观点。这种能力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有所提升。

批判性思考得到的结论,是否能高效指导我们的行动?从认知到行动,中间会有消耗,这种消耗往往是顾虑太多,顾虑越多,损耗越大,时间长了甚至会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对自信有负向影响。

而顾虑太多,往往就是说一个人勇气不足。为什么勇气不足?担心这么做了会对自己有不好的结果。比如,担心这么做了自己会失去什么,担心这么做了别人会不开心进而「报复」自己给自己带来伤害。从这角度看,勇气不足,本质上还是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够接得住(处理得好)这个决定带来的后果,不相信自己能完善好这个决定。换个角度,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不敢负责任的表现。

「不自信」,可以说是一切优秀品质形成的阻碍。 2021-1-15 #批判性思维

9、认知能力的提升

  • 信息量的储备: 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脑子足够好使,有基本的建模能力之后,就可以形成自己在一个领域中比较固定的判断或者观念框架;

    • 比如看待一家互联网公司,有管理的切入角度、创始人能力性格的角度、公司文化的角度、品牌营销的角度、战略定位的角度、产品运营的角度、技术的角度、资本运作的角度。

  • 好奇心的加持: 存在的本质是不断的探索和寻找新的可能性,所以要对一切未知的领域始终保持好奇心,要唤起内心求知的欲望,并且不断的加以训练。

  • 具备演绎推理: 对事物的判断一定要有演绎推理的过程,不偏听偏信,也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直觉以及所见所闻,始终思考推理内在的底层逻辑;

  • 密度性的积累: 经过一定时间积累,如果几个前提都具备,一个人就有可能在某几个角度形成自己的“商业观”(对,真正的“大明白”们就是这么来的),这样当一个新事物新变化出现的时候,就不需要从头想一些基本问题(因为已经在之前想过了),进行一些调研之后直接可以根据你的商业观形成某种判断或者观点;

  • 保持客观中立: 要保持开放性,当有与自己观念体系矛盾的客观事实出现时,要有调整自己固有观念的勇气; 2021-1-12 #认知

10、关于深度思考的训练:

背景:简单看了下《麻省理工深度思考》这本书,里面的训练方式很有用

  • 从报纸杂志的报道标题开始联想

  • 增加“思考的雏形”

  • 让思维可视化

  • 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碰撞

  • 磨炼历史观

  • 解决无解的问题

2021-1-10 #认知

11、对应届生的一些建议:

  • 背景:有同学被学姐邀请参与创业,对应届生创业&工作提一些个人建议。

  • 19年毕业的时候,由于自己做的项目不差,当时面临的选择是去大厂工作还是专职搞自媒体,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了去上班;

  • 当时的考虑主要有3个方面:

    • 成长速度:认识到自己是有经验盲区的

    • 机会成本:相比于现在,工作之后也许有更好的机会

    • 风险意识:当时的变现能力基本没压力,但是长期来看有风险

  • 现在来看,虽说工作经验不是很丰富,但自我反省&抗压力&快速迭代&深度认知等能力,却在工作过程中熟收获甚多,如果当时直接去创业了,也许会更好,亦或者会很差;

  • 当然,当时做出的决策是基于对我项目的边界考虑以及落地实践得出的,整体来说非常熟悉,所以决策比较果断;

  • 对于应届生想要参与到别人的创业中,这点风险较大,概率较低,当然还是要看创始人的格局和认知,以及项目本身的边际&商业模式,失败率远大于成功,对自己风险极大;

  • 若是跟对人&跟对事,也许很快财务自由,反之,在成长速度、机会成本、风险等各方面存在巨大的落差,一定要考虑清楚;

  • 目前最好的方式是以春招进大厂为主,参与创业为辅,两边做好侧重点;

最后,用演化思维看,其实只是概率问题。

2021-1-10 #应届生

新知达人, 过去一个月的碎片思考202101

12、短视频:情感咨询暴利项目些许思考

  • 背景: 昨晚给其他同学聊过这个事,其实在任何领域如果自己有深入的理解都可以轻松变现,当然你说割韭菜也不为过,一切皆为韭菜,看看资本市场就知道了;

  • 事件: 今早刷朋友圈看到了这个同学发的这个,其实所谓的高级心理咨询师和情感咨询压根没有强相关,只要你情感经历丰富,会打造个人IP,绝对没问题,前提是你有这认知;

  • 过去: 在16年我做自媒体的时候,知乎就有各类大V,情感是其中一个,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当时我的认知是:谁还谈个感情需要付费咨询的,结果现在来看,幼稚了;

  • 需求: 做了产品经理之后,最大的感触是对事物的洞见,也就是“需求”本身,如何挖掘、判断、评估、决策等,这些对后面做其他方向奠定了基础,做任何事运用产品思维去解决,受益匪浅;

  • 变化: 过去以“物质”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信息”过载的年代,一切都变了,包括:工种、职业发展、用户需求、能力模型、商业手段等,现在是真正的好机会,可惜能上岸的极少;

  • 商业: 之前在上班的时候,觉得做短视频/自媒体的同学很low,回过头来看格局小了,所有的商业模式没有高大上&low之说,商业的本质就是达到你的目的(物质&精神);

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辩证看待~

2021-1-10 #短视频创业

13、对一切事物要抱有怀疑的态度,即便是自己亲身所见所闻的,也要提高警惕,因为自己的意识会骗人,如果没有经过取调、评估、推演、决策等过程的话,谈不上有结论。

2021-1-10 #决策

14、 其实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如果专注于事业的话,会把爱情放在一边,因为爱情的本质是生活,生活的本质是能够生活的起来,不排除生活过的很拮据还过的非常幸福的,这是极小的概率,大多数人还是在不断的工作忙着生活,到时自会水到渠成,这才是常态。

2021-1-09 #爱情&事业

15、 其实一个项目的可行性除了自我的一些纬度判断之外,还可以通过投资人的视角,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否被投资取决了项目本身的价值。

2021-1-08 #项目判断

16、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这其实是很多年轻人的常态,他们盲目的自信,以为可以用肢体上的勤奋来掩盖思想上的懒惰,以至于终日瞎忙陷入了低成长的陷阱,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把一辈子的聪明都消耗在肢体勤奋上,殊不知没有深度的思考,所有的勤奋都是徒劳的 via-美团CEO:王兴

2021-1-07 #认知

17、关于专注力:

  • 专注力的本质是聚焦于一件事,抛开所有其它的,就做这件事

  • 专注力的训练方式无非2种:外部&内部

    • 外部:控制周边环境的干扰,包括人、事、物;

    • 内部:控制内心的欲望,放弃杂念,内心恢复平静;

2021-1-06 #专注力

18、作为管理者,时刻要注意:

  • 凡事要学会放权,尽可能让员工去做,自己专注于思考

  • 由于员工彼此间的认知差距较大,要因材布施,KPI和OKR不可缺

  • 初创公司时,执行力大于思考力,而发展到后面,思考力远大于执行力

  • 长久来看,学会本质思考要远比所谓的道听途说靠谱的多,决策力胜比一切

2021-1-05 #管理

19、从基本源头来看,人类的痛苦心境和残暴本性很大程度上真的是幻觉的产物”,“幻觉曝光的价值,取决于我们所说的到底是曝于怎样的光。有时,认识到痛苦的根源本身并不能带来太大的帮助。”via-罗伯特•赖特. “洞见

2021-1-06 #哲学

20、即使我对一个事物的了解再全面,但还是可能存在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所以今天的对错不等于明天的对错。via-俞军

2021-1-05 #认知


新知精选

更多新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