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的浪型演进


无论是对于物流作为成本、费用、还是转化为业务,都会对其不断进行显性和隐性等维度的优化。
由于基础设施、供需结构、渠道模式、物流业态等的发展,不同细分行业的供应链物流也在不断地演进。但在这纷繁复杂、眼花缭乱的变化中,到底底层的逻辑在哪里呢?
思索良久,我想到了波浪。
当然,我想的波和你想的波不同,我想的浪和你想的浪也不一样,毕竟千人千面、万物万解。
供应链物流从生产端到消费者端,经过了逐级供应商-工厂-全国仓-区域仓-代理商-经销商-门店-消费者家中等多个环节,其中的某些环节经过多轮的演变。但对于供应链条中的主导者,其对于环节的把控也是在不断地演变。
但由于供应链的优化需要站在全链条来检讨,却因为管控和博弈等因素只能在供应链的一部分进行。如果我们带着这个思路去看各细分行业的供应链物流演进,就会领悟到其中的内在逻辑。
当销售体系主要还是依靠代理商的时候,业绩压力和信息博弈会导致主要方向为:如何把更多的库存压到代理商仓库中?即便明知道库存就是春药,也乐此不疲,进而把身体搞得越来越差。这个阶段考虑的供应链物流范围就是工厂-代理商,也许其中会有节点仓库的存在。但如果商流上不强势,或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和物流时效等,在全国地市区域设置仓库成为在2000年前后的主流场景。
但这些模式下,库存是硬伤,不仅占压资金严重也导致产品迭代慢。然后,把地市区域的仓库集中到省仓就成为了趋势。这种模式下,配合物流效率的提升,可以将代理商环节纳入到可管控环节中,结合销售模式的变化,与代理商的博弈就丰富了起来。但总体来讲,对于品牌的供应链物流离消费者更近了。
但强渠道商和线上平台的崛起,导致品牌和其的博弈更加复杂起来,区域仓作为核心成为了博弈的核心。把控住这个点,就能联通或者阻断消费者,如果不建立长期主义,那就极有可能拿短期利益进行交换,导致流量被分割而丧失未来的根基。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胃口被吊了起来,订单越来越零散、时效要求越来越快、服务质量越来越高,即便是运输和宅配速度提升,也不足以达到,那将仓再次分布到地市级就又成了趋势。然后,很多企业又陷入了纠结之中,因为产品结构和规模,需要多层设置布仓策略,省仓职能复合化、地市仓分拨化、区县仓网格化。
未来,供应链物流甚至会走到消费者家里,当然在生产端也有着相类似的演进。
但无论是收还是放,后置还是前置,从供应链整体来看,一定是整体库存和效率有所优化,变革才能推行下去。否则其中某方受损,必定会对商流产生影响。
当一滴水落入水面,涟漪随着时间不断向外扩展,水面不停的上下波动,波动的过程中能量向外传播,这就是随着水体链条的延展不断进行浪型演进的过程。
我们拉远时间轴,在经济活动中会看到很多相类似的浪型演进,过热与过冷、通胀与通缩、上产能与去产能等等。但在这个波动深处,我们还应该看到发展的主轴,可以说是螺旋演进,当然我还是喜欢更感性一点,浪型演进吧。
更多“供应链物流”相关内容
-
供应链物流的浪型演进
未来,供应链物流甚至会走到消费者家里,当然在生产端也有着相类似的演进。
-
制造供应链物流系统全局优化
从整个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物流的体系来看,总的来说都是服务或者存在于采购、制造、分销、零售以及消费者这些活动与角色中。
-
「物流图表」工程类供应链物流模型
电气供应链就属于典型的定制化产品工业制造供应链。以项目制运行的工程类电气产品供应链,操作环节及供应链管理服务要求相对较低
-
供应链物流发展的利好之时
供应链物流是指以物流活动为核心,对供应领域的生产和进货计划、销售业务、订单处理、库存控制等物流业务进行协调的活动。
-
供应链物流前进路途上的挑战
供应链物流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在其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依旧面临一定的问题与挑战。
推荐阅读
运营▪2021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