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的年终总结:做自己


2020.11-摄于丽江-玉龙雪山
这一年很快,还没开始上台,就已经谢幕了~
每一年快到年终的时候,我都会写一写这一年的得失和感悟,以及对下一年的期待,这样的做法坚持了4年,每一次回过头来看,有些画面仍然历历在目。
2020是比较特殊的一年,但我相信这种“特殊性”会很快过去,因为再漫长的 黑夜,也总会有见到曙光的那一刻。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身边发生了一些变化:
-
职业上的转变
-
阅读上的改变
-
性格上的改善
-
心态上的转变
1、职业上的转变
从裸辞到接手之前的项目,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后面几个月的运作过程中,业绩也提升了几倍以上,当然很少有所谓的周末时光,一心想着把事做好。
回过头来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不管是对业务的思考,还是自己的成长速度,都带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在这段时间里,让我深刻明白了:
如果长期生活在舒适区,走不出自己的认知盲区,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对这个世界丧失好奇心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完了。
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那时的职业规划是1-3年成为合格的产品经理,3-5年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5年之后开始创业。
其实,初心没有变,只不过把时间线提前了而已。
有人喜欢职场生涯,觉得那里比较安全,有保障;
有人喜欢创业折腾,觉得人生太短,想自己闯闯;
.....
每个人其实在不同的阶段,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活法,只要对自己的选择愿意付出一定的风险代价,我觉得是可以的。
至于我为什么选择瞎折腾而不选择工作,之前有写过一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2、阅读上的改变
这一年,最不济的是阅读量的下降。
之前在工作的时候,业余读了大量的书籍&电子书,包括经济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创业等相关,去年累计大概读了30多本,通过找关键信息进行速读。
比如,要读一本《思考,快与慢》的书时,我会先看看整体的目录,然后在自己已有的信息储备中,去寻找自己的认知盲区相关的章节,比如有些刚开始的简述啥的基本不怎么看,包括文末的后记等。
然后在阅读的时候,带着疑问去阅读,比如在这本书中,当我开始阅读的时候,我会反问自己几个问题:
-
通过读这本书期望能够获得什么?
-
作者为什么要提出的“快”/“慢”思考理论?
-
什么是快思考?什么是慢思考?
-
慢思考如何应用于场景?快思考如何应用于场景?
-
.......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一边提问,一边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提出新的疑问,循环往复,再思考,再理解。
当然具体要看书的类型和自己理解的难易程度,有些书比较难懂,比如《决策与判断》、《学会提问》、《批判性思考》等,需要花很长时间思考和总结,但是受益匪浅。
今年由于事情比较多,更多的在于落地执行,所以读的书就只有几本而已,说到底还是懒散了,这个习惯得改!
往年我都会推荐一些个人认为的好书,今年的话就没啥可推荐的,当然去年推荐的书如果你没看过,可以一试。
读书思考这个习惯要终生保持,学习力和思考力才是人生制胜的关键!
3、性格上的改善
一命二运三风水,这里的命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性格,性格难改!
我个人比较容易发火,比较冲的那种,就比如持有网红思想中的那种“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要让你?”的态度,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就比较烦躁。
有人说这是因为还没经历过社会彻底的毒打,确实是 ,但除了这个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性格上的影响,这个是根源,一定得刻意去改。
每当我在烦躁的时候, 有时会 念一遍观自在菩萨的《心经》,慢慢将心静下来,屡试不爽,真的很管用,每次念完之后内心都很平静。
另外,如果烦躁不安&焦虑的时候,也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做冥想,在意识中把自己置于平静的小湖中,然后放松呼吸,听自己的心声,这招也很管用。
当然在做重大决策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在去年元旦的那一天,我把朋友圈的个人签名改成了:
2020,静心、克己、爱仁、戒躁
这句话 在朋友圈持续了一年,每当我刷朋友圈时, 都会通过这样的 方式刻意提醒自己。
那么,真的改掉了吗?
从6月份之后,我烦躁的次数越来越少,出现的频率周期一次比一次少,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彻底的改善,但接下来的一年还会继续坚持。
四积阴德五读书。
学 会与不同人的沟通,既不得罪别人也不暗伤别人,有时候看破不说破,呵呵一笑就当过了,这是一种处事格局。
比较喜欢马斯克说过的一句话:
我现在不和人争吵了,因为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在他的认知水准基础上去思考,以后有人告诉我2加2等于10,我会说你真厉害,你完全正确!
用一句古话来说就是:夏虫不可语冰!
是的,这句话我也同样送给大家,做好自己比什么都有价值。
4、心态上的转变
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
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这个世界,彻底消失了,连意识都不存在,从此没有你了,你会害怕吗?
会的,如果把 这一天 放长远来看,也就匆匆几十载,那回到现在,如何看待当前的一些琐事和烦恼?
是的,彻底感觉当前的烦恼没有任何的必要和意义。
这个感受是我当初看到大伯离世之后深刻的感悟,以及个人最近去医院做活检的感触,虽然是一次胃镜的检查,但感受相当深刻。
在生命面前,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当然,还没到看破红尘的时候,年轻人还是得奋斗。
通过经历过的这些事,在做事的时候,心态上毫无畏惧,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才是要做的重点。
有时候,放过自己要比放过别人更难,究其半生,还是没活明白,也许这辈子也不会完全活明白。
最后,接纳自己,愉悦别人,按照这样的心态,用心生活。
至于下一年的规划:
随遇而安,拥抱变化!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健康成长,心想事成。
爱所爱之人,做所热爱之事


职场成长▪2022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