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 衡量用户的“优惠敏感度”


先从一个问题开始—— 如果一个用户对优惠敏感,那么TA会有什么行为?
为便于理解,本文将“优惠”定义为让利给用户,或者补贴金钱或金钱等价物(可以用于付款的虚拟币、实物赠送等)等能让用户比非活动场景下更“ 省钱 ”的促销形式。简而言之——就是和“钱”挂钩的活动。
理论上讲(假设),一个优惠敏感的用户会积极参加对其有利的优惠活动,同时尽可能让获益(优惠)最大化。
注意:本文所述的指标都是针对单个用户而言。
活动参与率
活动参与率
也可以称为“活动响应率”。
注意:
-
对于分子,定义“用户参与”可以用领券、用券等直接和活动挂钩的行为,也可以考虑收藏、添加购物车等活动准备行为(e.g.优惠活动针对特定的SKU时)。
-
参照Fogg行为模型
-
推送的优惠是否能激发对方的兴趣,或者说相关联的商品或服务是否和用户需求相关;
-
优惠力度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让我现在就购买或者在这家店铺购买?或者商品具有稀缺性等,e.g.限量款手办;
-
优惠券的使用门槛如何,e.g.在某店铺的均单价一般就是300左右,然后推送满1000减150的活动,那么用户可能因为无法达到优惠条件而放弃优惠;
因为这里讨论的是“优惠敏感度”,实际上除了由运营人员手动触发的活动外,还有产品自身的优惠券发放机制,比如京东PLUS会员可以通过专属积分去兑换优惠券,如果但从“活动”去看,这种情形就会被忽略掉。
这里“活动参与度”是针对单个用户而言的,对单次活动而言也可以计算“参与率”——某活动推送了N个人,有k个人参与,比如多少人访问了活动页,多少人领券、用券、以及用户状态的变化等, 那么该活动 参与率就是k /N,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活动本身的质量。
活动参与频次
即在一段时间内参与活动的次数。计数单元可以考虑活动个数、支付次数、订单个数;-
一次活动可以对应多次支付,比如天猫双11期间做每满300减40的跨店活动,在活动期间会有多次支付下单行为;
-
一次支付可以对应多个订单,比如上述跨店铺满减优惠中,一次支付的可能对应多家店铺多个订单的商品金额;
优惠订单数
优惠订单数量
某段时间内优惠金额>0的有效订单数量。
select user_id
,count(distinct order_id) ord_fav_cntfrom order_infowhere fav_amt >0 -- 优惠金额>0 and substr(order_time,1,7) = '2020-06' -- 时间限定 and order_status = 'S' -- 有效订单group by user_id优惠订单数占比
-
使
用
了
优
惠
的
订
单
数
历
史
累
计
或
一
段
时
期
内
的
总
订
单
数
对于类似天猫跨店铺满减这类活动,还可以考虑
-
优惠支付订单数 ,某段时间内用户享受了支付优惠的 支付订单 数量,1个支付单号可以对应多个订单;
-
优惠支付订单数占比 ,分子分母都是对支付订单计数;
优惠金额
平均每单优惠金额
-
某
段
时
期
内
使
用
的
总
优
惠
金
额
一
段
时
期
内
的
总
订
单
数
优惠金额占比
-
实
际
使
用
的
优
惠
金
额
一
段
时
期
内
的
总
订
单
金
额
优
惠
前
倾向行为
前面提到的基本都是“结果型”指标,就是用户成功地使用了优惠,并最终有订单生成。
实际上,在订单生成之前,用户可能有其他“尝试”使用优惠的行为,比如凑单、拆单、比价等,经过“尝试”之后可能用户最终放弃(也没有订单生成),尤其是商品对用户而言可有可无的时候。
这里简要讨论凑单、拆单、比价这3类行为,一般来说用户做这些操作的目的都是尽量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商品,尽可能让优惠效果最大化。
-
凑单 ,一般会出现有金额或者件数等门槛的情形,比如满300减100的优惠券,那么就可能增减商品以达到优惠门槛;
-
拆单 ,比如现在有2张券,一张满300-100,一张满200-50,券不能叠加使用,这时候购物车有超过500元的商品,那么可能就分成两次下单把两张券用掉;
-
比价 ,这里和"凑单"的情形有点相似,常出现在互斥优惠的时候,比如满500减80,还是不限金额直接8折(和满减互斥,只能用一次);
最后,还需要注意:
-
对于不同品类,优惠偏好有差异,e.g. 米面粮油这类刚需消耗品,价格波动不大(和有优惠相比),有没有优惠可能就不那么重要;
-
不同品类价格存在差异,优惠金额有差异(门槛也不同),e.g.服饰类商品满400减60,手机类满1500减200,对于可以囤货的品类则可能是N件优惠;
-
本文谈及主要是较高频次付费行为的业务场景,对于其他业务场景,文中指标不一定适用。
本文仅做抛砖引玉,欢迎留言补充其他可以衡量用户“优惠敏感度”的指标。
更多“优惠敏感度”相关内容
-
指标 | 衡量用户的“优惠敏感度”
先从一个问题开始—— 如果一个用户对优惠敏感,那么TA会有什么行为?
-
什么是数据敏感度?怎么培养数据敏感度?
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她的主管自诩数据敏感度很高,做为下属的她想知道到底什么是数据敏感度,怎么培养数据敏感度。
-
什么是数据敏感度?怎么培养数据敏感度?
就像人体对温度的敏感度,碰到滚烫的开水,人的本能反应就是把手缩回来,再吹手散温。
-
数据敏感度,你值得拥有!
指人对数据的敏锐察觉能力,是用来评估人对数据的及其代表的意义所表现出的应激式反应与洞察力。
-
如何培养运营的敏感度?
对于运营来说,就是”运营敏感度“。也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运营的第四大底层能力。
推荐阅读
运营▪2021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