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一下
海量新知
9 5 0 1 8 0 4

品牌国潮化:加了传统元素就是“国潮”吗?

奇点商业店商 | 探索中国实体零售创新 2019/10/22 23:49

新知达人, 品牌国潮化:加了传统元素就是“国潮”吗?

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国潮”

“话题度与影响力都蓬勃向上的‘国潮’或许是打开年轻人购买能力的一剂妙药。 ”仙鹤、朱雀、祥云、博物馆、园林等国潮元素的确越来越火,正逐渐出现在各类消费品中。 但加了这些元素的产品,就可以称作“国潮”吗?

新知达人, 品牌国潮化:加了传统元素就是“国潮”吗?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国潮”

有观点认为,单从时尚元素来区分算不算“国潮”产品未免有些狭隘,国潮的概念应为“新国货” ——即由新 一代中国设计师们制作出来的,带有时代潮流特质的新产品、新品牌。

目前市场上会将国内带有“潮流设计”标签的品牌、设计师品牌,以及一些主打怀旧和中国元素的文创品牌、产品,统一称作“国潮”类产品。 而这一概念在时尚行业人士的眼中也是“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国潮”是一种现象,它的出现是综合国力、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既表现出当前消费者的文化自觉和对本土文化元素的认同,也展现出其消费观念的多元化、个性化。

新知达人, 品牌国潮化:加了传统元素就是“国潮”吗?

参与故宫文创开发的人士则指出,“国潮”应代表拥有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美学、中国精神的潮流趋势。 独立品牌设计师李坤认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在与时尚产业结合时,可以作为素材、底蕴和精神,但仍需要创新变化,才能应对市场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

所谓“国潮兴起”,严格意义上来讲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情,不管是李宁提出“复古运动潮”,还是波司登的羽绒中高档,现阶段看起来其实都是“墙外开花墙内香”。

时下企业品牌提出“国潮”概念,可以令短期内话题度、美誉度都得到一定提升,但想要令“国潮”概念真正转化为品牌口碑与实际效益,则并非一日之功。 当下,企业品牌还是要回归主业,继续从设计、工艺、用户需求把握上下功夫才行,而并非是炒作一个概念那么简单。

新知达人, 品牌国潮化:加了传统元素就是“国潮”吗?

精致国潮是未来方向

“国潮”概念的“实火”不仅体现在来自于社会各界的话题讨论度上,也反映在市场搜索与销售数据上。 尤其是2019年以来,在服装、化妆品类消费品增长趋势稳中略降的大背景下,带着“国潮”标签的时尚类别产品的关注度与销售额却有着“逆市”的表现。

新知达人, 品牌国潮化:加了传统元素就是“国潮”吗?

8月15日,某用户量超1亿的电商导购平台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9年1至7月,该平台“国潮”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392.66%。 其中,鞋类、服装和美妆护肤品成为“国潮”销售量最大的三大产品品类,贡献了超过85.98%的销售额。

其中,在搜索人群方面,90后和00后已成为拉动国潮消费的主力群体,为“国潮”贡献了超过57.73%的购买力,95后则更是以25.8%的占比成为国潮第一大消费群体。

“国潮”正成为在市场上拥有一定话题度且能够影响年轻一族消费的重要时尚消费类别,但并非十全十美。 新京报记者近期调查时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以“国潮设计”、“国货之光”为卖点的产品,实际上在设计、质量、品牌内涵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短板。

国内知名独立珠宝设计师龙梓嘉指出,一些生产商希望蹭热度、赚快钱、搞抄袭,炮制出粗制滥造的低端“国潮”产品,并“妖魔化”国潮概念。 在他看来,区别于那些“伪国潮”“低端国潮”,精致“国潮”和高级“国潮”这两大路线,才是未来设计师应该定位的发展方向。

步入2019年以后,不少曾经以“国潮”为特色的国内品牌、设计师品牌如李宁、太平鸟、波司登等,已经走出国门、多次参加四大时装周的知名品牌,都在考量、尝试如何跳出曾经的框架,思考如何创新才能“潮”得更有品质、更长久。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具有文化属性加权的“国潮大IP”代表,譬如故宫开始更多的加入到“国潮”市场的开发,而他们除了图谋以更多地创新、跨界来接近获取年轻人市场外,更关键的一点则也是在思考该如何以文化IP的丰富、有趣的内涵,来助力、引导“国潮”产品、品牌的“下一季进阶”。

新知达人, 品牌国潮化:加了传统元素就是“国潮”吗?

“国潮”复兴,

这波趋势你看懂了多少?

新知达人, 品牌国潮化:加了传统元素就是“国潮”吗?

文章来源: 新京报、 TheFashionShop服装店 新知达人, 品牌国潮化:加了传统元素就是“国潮”吗?

新知精选

更多新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