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思维|过去半年的点滴思考&感悟


刚在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了之前的一些日常思考,觉得挺有意思的,整合分享下。
现在变懒了,好久没写了,不得不在有价值的事情中权衡。
1、
饭前一思:
圈子的本质是信息的获取,不管是主动获取的还是被动接受,都会影响个人行为,那么就有三种效果,其一是好的,其二是不好的,其三是毫无影响的;这些基本上可以导致做事的判断和决策,甚至影响你的心情,如何调解?其一走出圈子本身,其二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其三站在更高的圈子里看待当前问题。发布于 04-04
2、
所谓的人脉是在自身能力匹配的情况下,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否则跟乞讨没啥两样,人脉在我认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同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共赢;而另一种是抢先信息资源,实现自赢;圈子不等于人脉,处在圈里,要么被收割,要么被影响,最大的差别,在于自身看待事情的视角,视角不同,结果不同,最后拼的还是自我认知,未来知识会越来越值钱。
发布于 03-27
3、
所有的成功都是熬出来的,无一例外,除非是天之骄子。
发布于 03-19
4、
一个没有用户思维的设计师能把人气死,我的天呐,沟通半天get不到我的点,这怎么招进来的,靠长得漂亮吗,嗯,也许是…
别的设计师一语道破,我…[社会社会]发布于 03-12
5、
理论和实践完全是两回事,理论再完美,实践的时候还是会处处碰壁,而从实践中总结了的理论也只是个人经验而已,难以形成方法论,即使有这样的方法论,别人也是借鉴而已,难以形成实践,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知道大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的原因,究其根本,觉知此事要躬行。
发布于 03-04
7、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发布于 02-25
8、
爱一个人其实是很难的,你要考虑她的喜怒哀乐,她悲伤的时候,你比她更伤心,她不开心的时候,你会用各种趣事逗她笑;但爱一个人却是无比幸福的,每天看到她的时候,你会觉得莫名的开心,你会分享你所有的故事给她,只希望她会对你笑就可以了,傻不傻。
发布于 02-24
9、
做出好产品的人太少了,除了个人的努力和天赋之外,还要靠市场机遇,绝对大多数人说白了就是混口饭吃,做好当前手里的产品,保证不出乱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当然,有志要成为优秀pm的人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化了自己的初心,走过头来看,很简单的一句话概括,用产品解决用户需求,促成交易,持续性发展,要么靠经验成为行业专家,要么自己干,完事了。
发布于 02-21
10、
想了一波,目前想通过产品赚点小钱的方式,那就是做一款非单纯属性的单身交友软件,通过“付费解锁”的方式,可以快速赚到一大笔钱,因为整个交易过程中,由于荷尔蒙的因素,导致影响决策下单的概率大大提升,如果是下沉市场,相亲社交最好不过了。
发布于 02-16
11、
IP打造、私域运营、卖课营销,活活一颗韭菜被割了,有趣。
发布于 02-11
12、
金钱远比所谓的身份值钱,工作无非两种,要么为别人打工,要么别人为你打工,但两者的体验截然不同,为自己工作如果兴趣使然的话,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如若不然就跟上坟一样的心情,为什么很多人创业失败之后仍然不想去上班,因为他们知道,做到高层是凤毛麟角,不是简单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即使这样拿到手里的钱和所获得的成就感也远比不了自己创业,因为成年人眼里,健康和钱是唯一让人安心的,其它的只不过是辅助工具而已。
发布于 02-09
13、
用久了apple鼠标,切换应用的时候,双指往右一划完事,用其它的话,先把当前应用放小,再去寻找另一个应用,交互太不爽了。
第一次用apple鼠标的时候,感觉超难用,用久了之后超级得心应手,这就是用户的爽点。
发布于 02-09
14、
手机里有十几个社交app,打开的概率几乎为0,除了微信QQ,其它都已经躺了好几个月了,玩了下soul的语音匹配,那个尴尬法,我是一个不爱社交的人,但喜欢交际的人。
发布于 02-08
15、
如何变得优秀,从来都是抗多大的责,干多少事,风险越高,成长越快,别无二法。
发布于 02-07
16、
1:我工作时 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 哪些不是我该做的
2:我做事从不设边界 3:有好奇心 能够主动学习新鲜事物 新知识和新技能 4:对于不确定性保持乐观 5:不甘于平庸 6:不傲娇 能延迟满足 7: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发布于 02-06
17、
在家办公的第一天,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了上班的仪式感,无形中延长了工作时长,与自由职业者不同的是,少了份责任感,衰~
发布于 02-05
18、
kol被mcn驱使,mcn被资本掌控,有趣。
发布于 02-04
19、
#对社交产品的再思考
1. 产品解决的永远是需求,而非用户的喜欢程度 2. 技术永远不是成功的壁垒,产品/运营才是关键 3. 伟大产品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机遇 4. 社交产品是最容易做的,也是最难做的,差别在于对用户心理的研究 5. 校园社交的市场依然是空白的,00后的需求仍在不断迭代中 6. 抓住小趋势就已经成功了,最大的点无非是交易的大小而已 7. 任何C端产品都可以有社交属性,有些依靠社交成功,有些玩完而已 8. 社交的本质除了关系链之外,YP依然是人性,更何况当前是花色世界发布于 02-02
20、
#跨越阶层其实并不容易~
在我们这边,读书是唯一大概率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即使读了名校,大多数人由于自身对社会的判断、对自我了解的欠缺,眼界的局限 ,走入社会仍然很难爬到上流社会,这些因素还包括性格、人品、教养、家庭背景… 不读书,爬到顶层的也有,除了幸运者偏差之外,也许没有读书是他们最大的损失,而其他都很完美。发布于 01-31
21、
前几天和一位大佬聊天,其中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在毕业两年做到腾讯某线产品负责人的?”
他说:“三个方法:一是加班熬出来的、二是超强的学习能力、三是业务匹配跳进去的,同样的,如何在两年时间里做到拥有三四年经验的能力,异曲同工。” 你赞同吗[吃瓜]发布于 01-21
22、
20—30岁,用时间换取能力
30—50岁,用能力换取价值
发布于 01-09
23、
2020,静心、克己、爱仁、戒燥
发布于 01-25


运营▪2021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