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论自我复盘、团队复盘以及复盘他人的操作


大家都知 道团队复盘这个概念最早是柳传志提出的,所以关于复盘的渊源就不提了,咱们直接进入主题 。
根据复盘参与人员的不同,可以将复盘分为两种类型: 自我复盘 和 团队复盘 ,按照复盘对象的划分,又可以划分为对内复盘以及对外复盘,个人和团队复盘就属于对内,而对其他人如竞争对手做过的事情进行复盘,这被称为 复盘他人 ,复盘他人的一个重要类型是对标杆复盘。
01
自我复盘
自我复盘的本质是一种思考,是最简单的复盘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甚至是项目进展的束缚,只要我们自己愿意,随时、随地、随意地进行复盘。一闪念,一回想,一反思,一对照,一总结,都可以是复盘。个人复盘一般主要是复盘者本身进行的事情,不过如果当你有了新的想法,可以找到一个高人交流的话,那么复盘的结果会更加可靠,对于你的能力提升,也将有意想不到的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自我复盘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很多人在复盘的过程中得出一个结论,可以让他贯穿整个项目时,他的复盘就结束了,仅仅是想通了而已,没有让自己的思考有所沉淀。因此, 当复盘有所收获的时候,应该马上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这样,即使过了一段时间再回头看,还是可以追溯到当时的逻辑,而情景的记录也有助于加深对复盘结论的印象。
除了要注意记录之外,还要注意对复盘得出的规律加以应用,否则光想不做,复盘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复盘中得出的规律没有得到应用,有规律本身的适用性问题,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形成应用的习惯,所以我们 不仅要养成凡事都自我复盘的“想”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养成把复盘所得的想法去实践的“做”的习惯 。
自我复盘因为纯粹依靠自己,缺少外界的监督,只能依靠自己的内心,依靠自己求实求真的愿望。如果愿望不够强烈,或者内心稍微有点不真诚的念头,复盘的程度不够深入,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是错的,找到的原因可能并不是根本性的。
所以自我复盘的关键在于“想”“做”“自觉”
02
团队复盘
一次失败的团队复盘,很多时候不是工具的错,而是企业的复盘文化的问题。 企业就必须形成正面的复盘文化 。团队复盘应该是探寻真相求知求真的大会,是观点和思路交锋的大会,是验证逻辑的大会。这样,参与团队复盘的人才不会忙于互相指责、推卸责任,也才能够将关注点集中在事情上,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其他人身上,更不是将精力和思想放在如何摘清自己自己、为自己寻找安全着陆点点上。
基于此,想要成功的进行团队复盘,必须在有复盘文化的基础上设定三大角色和八个步骤。
三种角色:
1. 引导人
引导人是复盘中的重要角色,他的职责是要保证讨论不会偏离主旨,按既定流程顺利进行。这样的职能定位,要求他既在复盘中,又在复盘外。
一般来说,职位高的人有担任引导人的天然优势,由于他在企业生活中的权威性,使得他的话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更能决定复盘的进程。
要注意的是,引导不是主导。用一个例子就能说明二者的区别——在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主持人介绍人员,宣布答记者问开始,点名提问……在过程中,主持人是引导人,而总理是主导人。
引导是顺着思维逻辑的方向进行引领,顺势而为;而主导人是决定思维逻辑的方向,促使其发生。引导人的职能是保证复盘流程的顺利进行,所以,引导人应该做程序的权威,而不是观点的权威。
2. 设问人
设问人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和大家一起探索出事情的本质,发现隐含在事情中的规律。可以说,好的设问人和好的问题,是复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答案就隐藏在问题之中。
问问题的第一个技巧,就是不停地追问。第二个技巧是多用疑问句(开放性的,有指向性但又不那么明确),少用甚至不用反问句(挑战性的)。
问题可以采取一定的顺序进行,问题之间应该是步步递进的关系。一般说来,问题分为两个层面:信息层面、思维层面,分别有不同的问法。
信息层面就是事实层面。叙述人对事件情景重现之后,必然会包含很多信息。追问的目的,就是要发现是否遗漏了关键信息,叙述人是否用自己的认识替代了信息。
在信息层面,要通过追问保证大家思考的起点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结论才更靠谱。
思维层面上,要通过追问探讨信息之间的关系,判断他的逻辑,推演叙述人当时的思维波动,思考他的思考,然后可以探寻到他对于该事件的一些最根本的认识以及逻辑起点。
3. 叙述人
叙述人是复盘的基础,复盘的内容就建立在叙述人的叙述和回答之上。
叙述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复盘的氛围。所以,叙述人一定要超脱,要站在自身之外,客观地俯瞰整个事件。
另外,叙述人要做到真实、完整地呈现复盘事件,应该深入到细节之中,提供最末梢的事件信息。
设向人和叙述人,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有时候可以相互转化。
八个步骤:
回顾目标--> 结果比对--> 叙述过程--> 自我剖析--> 众人设问--> 总结规律--> 案例佐证--> 复盘归档
在一个好的团队复盘文化的笼罩下,遵循一定的复盘流程,每个人都承担好合适的角色,一个成功的团队复盘是可以期待的。
03
复盘他人
复盘他人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 纯粹复他人的盘 ,看谁哪件事情做得好,或者做得差,找出做得好或者差的原因,并找出做得其中的关键和规律,以便自己做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
一种是 对比复盘 。两个人做了同样的事情,然后较下两者不同的做事思维、不同的着力点,别人好在哪里,哪里不如自己,最终效果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他人将着力点放在某个地方而不是其他地方。
除了以上两种常规的,复盘他人最有效的一种类型是 复盘标杆 。标杆往往是做得最好的组织或者个人,运气有可能带来一次两次的成功,但无法让你成为标杆。对标杆做的事情进行复盘,看清他们的行为,认清他们的想法,通过思考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可以比较快地帮助我们接近真知。
复盘标杆是很好的学习成长方式,企业里面一般是对竞争对手进行复盘,对竞争对手复盘之后,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
企业复盘竞争对手之后,有三种常见的策略
第一种可能出现的竞争策略是跟风,这往往是弱小一方比如小企业或者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的首选。
第二种可能出现的策略是借鉴,这往往是自有品牌且资源充足的企业所做的,它们不屑于跟风,但是从竞争对手的行为中得到了启发,从而提炼出不同的概念。
第三种可能出现的策略是主动出击。这往往是有资源、有品牌、有能力的主体所采取的行为。它们因为安源的优势,有能力发起不同的风暴。
上述复盘之后的三种策略,都还是以竞争对手为主,围绕竞争对手的出招而确定自己的策略。它们并不是最佳的方式,因为还是在跟着对手走,并不是完全主动地从行业规律出发的思考。 最有效的策略,是在复盘他人之后,把握行业的规律,抓住关键成功因素,从而获得最大的市场效益。
复盘他人的时候,要避免一种倾向:对他人的细节进行否定,以此否定他人,并进面肯定自己。这种只看见别人的“坏”而看不到别人“好"的倾向,会让我们失去向别人学习的可能。
与自我复盘和团队复盘不同,复盘他人有一个天然的局限:信息不充分。这个时候,需要采取的是另外一种复盘方法- 关键点法。通过对一件事情进行关键点识别和分类,然后收集对手在关键点处的信息,重构关键点处行为背后的逻辑,从而实现复盘,得出比较符合真相的结论 。
复盘不仅是得出结论,而是要用这些结论来指导今后的行为,而每一个行为都是伴随着成本的,需要一定的资源去支撑。因此,我们对于得出结论,应该抱有小心谨慎的心态,不要急于追求结论。为了避免过快得出结论,一方面我们可以多次复盘,通过多次探讨来逼近真知。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对结论进行多方面的验证。通过交叉验证,降低结论出错的系统性风险。
复盘的五个误区
1、自己骗自己,不能无情剖析自己;
2、流于形式,走过场;
3、追究责任,变成批斗会;
4、强调客观,推卸责任;
5、太急于得出结论
更多“团队复盘”相关内容
-
[知识点] 论自我复盘、团队复盘以及复盘他人的操作
大家都知 道团队复盘这个概念最早是柳传志提出的,所以关于复盘的渊源就不提了,咱们直接进入主题 。
-
【人才培训】如何高效完成团队复盘?
复盘始于对预期目标的回顾,而回顾的目的在于评估、找出值得学习或改进的亮点与不足。
-
朱传燕:一个工具解决美容院传承问题
如果某个人离开了,后面重要的经验和技术就断片了,没有学习的模版或者复制的工具。
-
复盘:企业业绩提升及员工行动力提升的利器
什么人最适合做引导工作?培训部门的人员、业务部门的主管、项目负责人。
-
原创|审计项目复盘的正确姿势
在复盘中,双方的思维不断碰撞,不断激发新的方案、新的思路,新的理论可能在此萌发。
推荐阅读
职场▪2021年度十佳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