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 15:33 ~ 2022/12/31 15:33
北京-北京市-新媒体产业园金融大厦会议中心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课程背景】
受新冠疫情影响,商业银行逾期贷款激增,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双升”态势明显,如何有效化解不良,提升信贷资产质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的首要课题。
法律对于逾期清收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逾期清收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尤其是方案制订阶段,关键点往往会聚焦于一个或几个法律问题。实践中,很多商业银行在逾期清收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由于忽视相关的法律风险,给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尤其现阶段,随着《民法典》、《新担保制度解释》等新的法律、司法解释的实施,与信贷、担保业务相关的法律体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民法典》、《新担保制度解释》中的一些新的规定势必也会对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本课程以逾期清收和不良资产处置为主线,结合《民法典》及《新担保制度解释》的最新规定,聚焦于逾期清收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常见法律问题,结合相关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并给出应对策略。
【学员对象】
适合信贷机构各条线业务人员,尤其是风控、合规、法务和资产保全部门,既包括基层客户经理,也包括中层、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收益】
1、让学员系统了解和掌握逾期清收与不良资产处置的常见方法及常见风险点。
2、让学员系统了解和掌握逾期清收与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常见法律风险点并给出应对策略。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效提升相关人员业务能力,优化信贷机构资产质量。
【授课天数】
2天选择30个问题,3天50个问题。
【课程提纲】
一、2021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面临的形势分析
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3、疫情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4、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面临的监管形势分析。
5、《九民纪要》、《民法典》、《新担保制度解释》等最新规定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影响分析。
6、善意文明执行对不良清收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不良资产的分类及处置原则
1、不良资产的内涵及分类;
2、不良资产的处置原则;
(1)真实性原则;(2)及时性原则;(3)合法性原则;(4)合规性原则;(5)低折损原则;(6)市场化原则;(7)专业化原则。
3、商业银行处置不良的几条红线
【案例】某银行违规处置不良,相关人员被罚——自己的安全都保护不了,你怎么保护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4、不良资产的参与主体分析。
三、不良资产的价值判断——把握两点三面
1、两点:法律关系+法律效力;
2、三面:承债主体+承债资产+承债方式;
【案例】借名贷款中,贷款应当由谁还?担保人能否要求免责?
【案例】夫妻是做共同借款人还是一方做借款人,一方做保证人?
3、信贷业务法律关系分析:借贷+担保+反担保;
【案例】担保公司不代偿,银行能不能行使反担保权利?
4、《九民纪要》及《民法典》关于合同效力的最新规定;
【案例】某银行合同签章环节操作不当,导致保证人免责。
【案例】借款人构成骗取贷款罪,担保人能否要求免责?
5、常见承债资产分析。
(1)存款;(2)房屋;(3)土地;(4)在建工程;(5)生产设备;(6)车辆;(7)货物;(8)保证金;(9)股权;(10)应收账款;(11)知识产权;(12)保险理赔款;(13)特殊资质;(14)其他。
【案例】死亡赔偿金、养老金等能执行吗?
【案例】常见财产线索及查找方法汇总。
6、抵押和不抵押的区别——担保物权是一种优先受偿的权利!
7、如何扩大可执行财产的范围?
(1)可供执行财产范围的认定;
(2)代位权与撤销权;
(3)破产程序中对个别清偿行为的撤销。
8、如何增加承债主体数量;
(1)常见连带责任类型分析;(2)股东出资加速到期;(3)法人人格否认;(4)追究清算义务人的责任;(5)破产终结后股东责任追究;(6)执行程序中追加被执行人;(7)其他方面。
9、承债方式分析——补充还是连带、全部还是部分。
10、企业常见逃废债的方法及应对
四、不良资产的常见处置方式
(一)清收类
1、有效清收方式的选择:诉讼还是非诉?
2、常见非诉催收手段;
(1)你真的会发催款通知吗?——发送催款通知需要注意的事项。
(2)上门催收的技巧;
(3)电话催收的技巧;
(4)讨债3忌。
3、诉讼催收的流程及常见问题
(1)诉讼流程分析;
(2)诉前的几大准备工作;
(3)诉讼保全的目的与时机;
(4)诉讼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4、如何利用保证担保清收贷款?
5、如何利用抵押和质押担保清收贷款?
6、如何利用扣划权直接扣划账户资金回收贷款?
7、贷款重组的方式及法律风险
(1)狭义的重组与广义的重组
(2)重组的必要性分析
(3)贷款重组的方式
(4)贷款重组时对企业的审查重点
(5)如何选择重组方式?
(6)常见法律风险分析。
【案例】企业重组推动债务“起死回生”!
8、展期的法律风险汇总?
(1)如何理解展期性质?——展期是原债权债务关系的延续还是建立新的债权债务关系?
(2)逾期贷款能否办理展期?
(3)已经展期过的业务能否再展期?
(4)抵押物被查封的债权能否办理展期?
(5)主合同展期,抵押登记是否需要重新办理?
(6)主合同展期,未经保证人同意的法律后果。
9、借新还旧中的法律风险——《新担保解释》第16条解读
(1)借新还旧的法律性质及界定
(2)保证人以不知道是借新还旧为由要求免除保证责任,能否得到法院支持?
(3)以关联公司新贷偿还旧贷是不是借新还旧?
(4)以保证人新贷偿还借款人旧贷是否构成借新还旧?
(5)偿还旧贷后,立即发放新贷,是否构成以贷还贷?
(6)第三人提供抵押担保,是否适用借新还旧规则?
(7)借新还旧是否需要重新办理抵押登记质押登记?
(8)部分借款用于以贷还贷,担保人能否要求全部免责?
10、关于贷款减免的最新规定及法律风险;
11、让第三人承接债务的法律风险;
12、银行使用过桥资金的法律风险;
(1)过桥贷款的交易关系解读;
(2)过桥方的相关风险;
(3)银行方的相关风险;
(4)银行口头向过桥资金提供方承诺续贷,后违背续贷承诺,是否需要担责?
【案例】银行违背续贷承诺,过桥方起诉银行,银行担责
13、刑事催收要点分析
(二)核销类
1、《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主要内容解读;
2、贷款核销工作的内部职责分工;
3、贷款核销的标准。
4、核销后的贷款还能催收及借新还旧吗?
(三)出售类
1、银行转让不良资产的法律性质认定
2、受让人的主体资格;
3、银行转让不良资产的范围及转让方式;
4、债权转让的常见法律问题
(1)通过口头或公告的方式通知债务人是否有效?
(2)诉讼中的债权能否转让?
(3)执行中的债权能否转让?
(4)银行能否将贷款债权转让给社会上的企业和个人?
(5)主债权转让,抵押权是否一并转让?是否需要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
(6)主债权转让,保证人能否免责?
5、批量转让
①转让流程;②组包;③卖方尽调;④资产评估;⑤方案报审;⑥邀标及买方尽调;⑦开标及成立后续。
6、单笔转让
【案例】银行能否将债权通过单笔转让的方式转让给社会上的企业和个人?
【案例】银行将债权转让给担保人的法律后果分析。
7、不良资产证券化
(四)债权股类
1、《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解读;
2、《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解读。
(五)以物抵债类
1、以物抵债协议的性质(实践性还是诺成性)
2、履行期届满前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
3、履行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
4、诉讼中(包括一审和二审)达成以物抵债协议法院如何处理?
5、诉讼中以物抵债法院能否根据抵债协议出具民事调解书?
6、执行中的以物抵债?
7、执行程序中的以物抵债
8、执行和解与以物抵债?
9、以物抵债过程中的税务问题。
10、《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五、逾期清收及不良贷款处置中的常见法律问题
问题1:公司借款时,公司法定代表人与公司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意义分析?——信贷业务中的“关键人”。
问题2:夫妻一方借款,能不能让配偶一块还?——《民法典》1064条解读。
问题3:夫妻一方对外提供保证担保,能不能认定为共同债务?
问题4:让夫妻做共同借款人好还是一方做借款人,一方做保证人好?
问题5:离婚协议中对债务的分割能对抗债权人吗?
问题6:债务加入和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别?——《民法典》552条解读
问题7:“老板”个人借钱,钱用于公司经营,能否要求公司一块儿还?(主要涉及民间借贷领域)
问题8:“老板”以公司名义借钱,钱用于个人使用,能否要求个人一块儿还?(主要涉及民间借贷领域)
问题9:借款人死亡,债权人如何实现债权?
(1)借款人死亡,保证人能否免责?
(2)借款人死亡,债权人能否提前收回贷款?
(3)借款人死亡后,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或罚息能否获得法院支持。
(4)继承人放弃继承时起诉谁?
问题10:保证人死亡后,其遗产是否能用来清偿债务?
问题11:抵押人死亡,抵押是否继续有效
问题12:公司客户名称、股东、法定代表人等在授信期间发生变更,有无法律风险?
问题13:债务人公司未偿还债务就注销了,如何收债?
问题14:借名贷款,能否要求名义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一起偿还?出借人明知存在借名贷款还发放贷款的风险?
问题15:冒名贷款的法律风险
(1)冒名贷款中的借款合同是无效还是不成立?
(2)银行违规发放冒名贷款的刑事风险
(3)发放新的贷款化解冒名贷款,新贷款合同效力如何?
(4)被冒名人产生不良征信,银行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5)如何更好的防范冒名风险?
问题16:差额补足函、流动性支持函等的性质认定及风险防范?——《新担保制度解释》第36条解读
问题17:关于反担保的相关问题——《民法典》第387条、689条解读。
(1)反担保与本担保——反担保担保的主债权到底是什么?
(2)担保公司不代偿,能不能行使反担保权利?
(3)担保公司不代偿,银行能不能行使反担保权利?
问题18:担保责任的范围大于主债务范围的法律效力?——《新担保制度解释》第3条解读
(1)担保合同中就担保责任约定专门的违约责任是否有效?
(2)主债务不包含律师费,担保范围包括律师费,法院能否支持?
问题19:混合担保中,实现债权的顺序规定——《民法典》392条。
问题20:同一债权存在多个第三方担保时,第三方代偿后能否相互追偿问题?——《九民纪要》56条、民法典392条、699、700条,《新担保制度解释》第13条和14条解读。
问题21:担保无效的法律后果——《新担保制度解释》第17条解读。
问题22:争议解决方式与管辖法院的确定——《新担保制度解释第21条》
(1)主合同约定仲裁,担保合同未约定仲裁,以哪个为准?
(2)主合同管辖法院与担保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问题23:当事人以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抵押。——《新担保制度解释》第37条第1款
问题24:以被查封或扣押的财产等设定抵押的合同效力——《新担保制度解释》第37条第2款
问题25:违法的建筑物能抵押吗?——《新担保制度解释》第49条解读。
问题26:划拨的土地或划拨土地上的建筑物能抵押吗?——《新担保制度解释》第50条解读。
问题27:未办理登记的不动产抵押合同是不是废纸一张?抵押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新担保制度解释》第46条。
问题28:如何理解民法典403条中的“善意第三人”?——《新担保制度解释》第54条解读。
问题29:同一债权有多个抵押物,债务人部分还款,能不能解除部分抵押?
问题30:动产抵押的,能否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民法典》第404条、《新担保制度解释》第56条解读
问题31:动产浮动抵押和普通抵押竞存时如何处理?——《九民纪要》第64条解读。
问题32:动产抵押和质押竞存时如何处理?——《民法典》415条
问题33:担保物权消灭的法定情形有哪些?——《民法典》393条解读。
思考:借款到期后银行作为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担保物权能否认定为放弃担保物权?
问题34: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九民纪要59、《新担保制度解释》第44条
(1)登记部门登记的抵押期限和借款期限一样长,借款到期是否抵押也到期了?
(2)抵押权人未按照民法典419的规定在主债权诉讼内行使抵押权,抵押权是否消灭?
(3)抵押人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请求涂销抵押权登记,法院如何处理?
(4)抵押权的行使期间是否随着主债权诉讼时效的中断而顺延?
(5)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质权和动产质权是否消灭?
问题35:当抵押遇见租赁——如何理解《民法典》第405条中的“已出租并转移占有”?
思考:哪些证据可以证明承租人已经占有出租的标的物?
(1)当租赁权遇到查封;
(2)当租赁权遇到抵押权;
(3)租赁权设立时点考量——实际占有;
(4)执行法院能否在执行阶段直接对租赁权确认,并带租约拍卖?
(5)以租抵债获得的租赁权能否对抗其他债权人?
(6)如何应对恶意倒签租赁合同?
问题36:租金应收账款质权与抵押权的权利顺位如何确定?抵押权的效力是否及于租金?——《民法典》412条解读
问题37:抵押财产的转让的新规则——《民法典》406条、《新担保制度解释》第43条
(1)民法典406条解读
(2)抵押权人以抵押合同约定禁止或者限制转让抵押财产为由主张抵押财产转让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是否支持。
(3)哪些情形下,抵押权人能否以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其抵押权为由,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问题38:房地分别抵押时如何处理?——《新担保制度解释》第51条
(1)如何理解一并抵押?如何理解“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2)仅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对于地上房屋是否一并抵押?已经建成但尚未完工的建筑物是否在抵押范围内?
(3)房产地分开抵押的法律效力
(4)房地一体原则在执行阶段的体现
(5)典型案例分析
问题39:抵押权随主债权转让——九民纪要62条解读
(1)民法典关于债权转让的相关规定;
(2)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的后果;
(3)债权转让对担保责任的影响;
(4)债权转让未办理抵押转移登记的法律后果(纪要规定解读)
问题40:关于抵押权实现的相关法律问题?
(1)抵押权的实现方式?
(2) 在合同中约定担保物权人有权将担保财产自行拍卖、变卖并就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是否有效?
(3)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申请与案件的管辖
(4)审查与异议的处理
(5)实现担保物权案件执行的问题
(6)法律风险及预防措施
问题41:顺位抵押中的法律问题——《民法典》414条解读
(1)如何理解顺位抵押?
(2)“超出余额部分”抵押是否有效?
(3)顺位抵押实现债权时,谁更优先?
问题42:当抵押遇见拆迁?拆迁人是否有通知抵押权人的义务?——《民法典》390条、《新担保制度解释》42条
问题43:民法典关于居住权的最新规定及对信贷业务的影响
问题44:他项权证上登记的被担保的主债权数额为本金数额,而担保合同约定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等,以哪个为准?——《新担保制度解释》第47条、《九民纪要》第58条解读。
问题45:一般保证的相关法律问题——《新担保制度解释》第26-28条
(1)债权人能够以债务人和一般保证人为共同被告起诉?
(2)债权人能否申请对一般保证人的财产进行保全?
(3)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第27条
(4)一般保证的诉讼时效——第28条
问题46:如何理解保证期间?——《民法典》692条、《新担保制度解释》29-34条。
(1)保证期间约定成多长合适?2年还是 3年?
(2)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仅向部分连带保证人主张权利,效力是否及于其他保证人?——
(3)反担保的保证期间怎么计算?
(4)撤诉对保证期间的影响——第31条
(5)保证期间约定不明时如何处理?——第32条
(6)保证期间届满,保证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法律效力如何?
(7)分期履行的债务,保证期间何时开始计算?
(8)保证无效时保证期间是否适用——第33条
(9)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是否需要依职权审查保证期间是否已经届满?——第34条
问题47: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提供保证担保是否有效——《新担保制度解释》第35条
问题48:连带保证中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何时起算?什么时间中断?——《民法典》第694条
问题49:保证合同无效的常见事由及法律后果?
问题50:如何认定保证欺诈?——常见保证欺诈案例分析
最高院典型案例:主合同当事人隐瞒真实借款用途,构成保证欺诈,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问题51:如何认定银行利息、罚息、复利及违约金标准?金融借贷纠纷利率能否超过民间借贷司法保护利率上限?
问题52:合同中对罚息约定复利能获得法院支持吗?
问题53:诉讼时效相关问题及风险
(1)如何理解诉讼时效?
(2)诉讼时效中断及常见中断方式?
(3)过了诉讼时效如何补救?
(4)只向债务人催收,保证人的诉讼时效是否一并中断?
(5)只向保证人催收,借款人的时效是否一并中断?
(6)诉讼时效届满后,借款人部分履行,能否认定为剩余债务诉讼时效的恢复或复活?
(7)诉讼时效届满后的债务能否适用抵消?如果债务人在本机构有存款,银行能否直接扣划?
问题55:起诉时能否只起诉保证人或借款人?债权人放弃对部分保证人主张权利,其他保证人能否要求免责?
问题56:如果只起诉借款人,之后还能否对保证人另行提起诉讼?
问题57:债权人放弃部分担保人担保责任的法律后果分析。
问题58:未经司法确认的抵押权,其他债权人提出异议如何处理?
问题59:关于公司人格否认——《九民纪要》第10—13条解读
(1)思考:公司对外负债,能否要求股东一块儿偿还?
(2)会议纪要关于公司人格否认的最新规定
(3)如何理解人格混同?
(4)如何理解过度支配与控制?
(5)相关主体的诉讼地位
(6)最高院典型案例分析
问题60:能否申请追加未足额出资股东为被执行人?
问题61:如何执行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
问题62:抵押物被其他债权人先查封如何处理?
问题63:被执行人资产无法清偿全部债务,多个债权人如何处置和分配被执行人的财产?(个人+公司)
问题64:抵押权预告登记,是否有优先受偿权?——《新担保制度解释》第52条解读。
问题65:按揭业务中,如果开发商违约,买房人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按揭贷款合同是否一并解除?买房人的还款责任是否免除?
问题66:强制执行公证法律风险
(1)哪些债权文书可以做强执公证?
(2)做了强制执行公证后,还能否向法院提起诉讼?强制执行公证有什么风险?
(3)相关风险汇总及实操建议
问题67:能否在执行程序中直接追加被执行人的配偶为共同债务人,能否直接执行被执行人配偶名下财产?
问题68:父母以未成年子女的名义购买并登记在子女名下的房屋能否因父母债务被执行?
问题69:能否申请追加未足额出资股东为被执行人?
问题70:离婚协议对于财产的分割能否对抗法院执行?
问题71:债务人破产相关问题
(1)面对法院不及时受理破产案件如何应对?
(2)破产申请的不予受理和撤回
(3)受理后债务人财产保全措施的处理
(4)受理后有关债务人诉讼的处理
(5)债务人破产时停止计息效力是否及于担保人——新担保制度解释22条
(6)破产程序与担保责任的衔接——新担保制度解释23条
(7)因债权人原因致使担保人未能预先行使追偿权的后果——新担保制度解释24条
(8)重整中担保物权的恢复行使
(9)其他法律问题
问题72:保证人破产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问题73:案外人执行异议的常见法律问题
(1)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九民纪要119条)
(2)债权人能否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九民纪要120条)
(3)案外人依据另案生效裁判对金钱债权的执行提起执行异议之诉(九民纪要124条)
(4)案外人系商品房消费者(九民纪要125条)
(5)商品房消费者的权利与抵押权的关系(九民纪要126条)
(6)案外人系商品房消费者之外的一般买受人(九民纪要127条)
(7)网签备案的法律效力,网签的房屋法院还能查封吗?
(8)抵押权人同意开发商预售,是否丧失抵押权?
(9)无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消费者所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能否对抗法院查封?
问题74:强制执行中的法律问题
(1)几种重要制度(强制报告财产、限制高消费、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等)
(2)如何执行被执行人的存款和收入?
(3)如何执行被执行人的动产和不动产?
(4)被执行人提供了抵押担保,能否申请执行其未提供担保的财产?
(5)如何执行被执行人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
(6)拍卖前法院需不需要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未取得执行依据能申请分配吗?
问题75:拍卖变卖的流程及常见问题
(1)拍卖变卖流程简介;
(2)何为“保留价”,如何确定?
(3)银行如何利用好拍卖中的降价机制?
(4)对评估价有异议如何处理?
(5)流拍后如何处理?
(6)相关税费如何承担?拍卖公告中规定所有税费由竞拍方承担是否有效?
(7)拍卖前法院需不需要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未取得执行依据能申请分配吗?
(8)拍卖后,被执行人不腾退房屋怎么办?
(9)流拍后,不接受抵债,能不能请求重新启动拍卖?
问题76:刑民交叉问题
(1)如何理解先刑后民?
(2)如何理解会议纪要中的分别审理?
(3)涉众型经济犯罪与民商事案件的程序处理。
(4)民刑交叉案件中民商事案件中止审理的条件
问题77:银行转让不良资产时,公告催收是否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
问题78:关于财产保全
1、常见保全措施介绍
2、银行如何申请财产保全?
3、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如何申请财产保全?
4、轮候查封是不是具有查封的法律效力?
5、先查封法院处置财产时,是否需要征得轮候查封法院同意?
6、经法定程序处置的财产,登记部门能否以尚未解除查封为由拒绝办理转移登记手续?
7、超标的查封的问题
8、对债务人到期债权能不能采取保全措施
9、常见财产保全期限
10、如何申请续行保全?
11、诉前财产保全
问题78:达成执行和解后,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能否恢复执行和解协议的履行。
咨询课题
培训费用及咨询相关的课题:添加课程顾问微信
仝金贝13611182280
(电话微信同号)
扫一扫到手机查看
扫码下载商业新知APP~